本报记者 李新和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届六次、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一个战略、四个重点、十大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形成人才竞争优势,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近期,我市开始了第九批市管专家评选工作。日前,记者就评选工作有关事项采访了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刘希有。
问:为什么评选第九批市管专家?
答: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打造美丽焦作,必须靠人才支撑和推动。人才是兴市之本、强市之源、立市之基、转型之要。专家是我市各个行业杰出人才的优秀代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从1992年起,我市共评出了八批专家人才,这八批专家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建设美丽焦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第八批市管专家已经届满,根据2000年出台的《焦作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管专家)选拔管理办法》,经市委同意,市委组织部10月8日下发了《关于推荐焦作市第九批市管专家人选的通知》,开始我市第九批市管专家评选工作。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各类专家人才的智力支持。因此,此次专家评选既是对专家人才过去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焦作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问:这次评选的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服务中心。主要是突出转型升级、十大建设、重大工程(项目)等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不同类别之间,还要突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程度。二是成果优先。按照《关于推荐焦作市第九批市管专家人选的通知》所列的条件、标准,根据申报人员所报成果的质量高低和数量多少确定分值,对申报人按照分值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三是分类评定。每一类别由一个专业评审组负责在本类别内进行评审。四是统筹兼顾。评分结果出来后,按照分数排序提出初步候选人,再依类别和地域差别,适当平衡照顾。这次,我们主要是突出服务中心和成果优先,第八批市管专家和新申报人员同等对待,只要是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中贡献突出的,为焦作转型发展作出显著成绩的,科研成果或课题研究层次较高的,都要将其评选为第九批市管专家。
问:这次申报市管专家有什么基本条件?
答:申报者应该具备以下四项基本条件:一是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58年9月1日以后出生);二是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三是作为获奖项目、业务技术主要完成者;四是项目成果必须是近三年(2010年9月以来)的业绩。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市委组织部10月8日下发了《关于推荐焦作市第九批市管专家人选的通知》,对科学研究类、工程技术类、农业技术类、教育教学类、医疗卫生类、新闻出版类、哲学社科类、管理科学类、技术推广类和其他类等10个类别的申报条件和标准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详情见10月17日焦作网和焦作日报。
问:这次评选的程序是什么?
答:这次市管专家评选程序包括:下发通知、民主推荐、资格审查、成立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评选、确定预选人员、组织考察、部长办公会审核、媒体公示、市委研究决定、命名表彰。目前,我市第九批市管专家申报工作和资格审查已经结束,评审原则和办法也已基本制定,近期就会进入专家封闭评选阶段。
问:参加评选的专家评委怎么产生?
答:这次评选我们拟邀请部分外市在相关或相近专业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专家、领导和部分本单位没有人员申报第九批市管专家的我市专家、领导组成专家评委组,所邀请的评委必须遵循有关回避制度。
问:如何确保评选工作公平公正?
答:公平公正评选是做好市管专家评选工作的根本。为此,我们一是做到严格资格审查。本次共申报201人,经对年龄、身份等资格条件进行初审,共发现有7名不符合申报条件者,已经依照文件规定取消其参评资格。二是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为做好评选工作,我们制定了市管专家评选工作流程,对每个工作环节都作出了详尽要求,从程序上保证了评选的公平公正。三是严肃评选工作纪律。我们专门制定了“八不准”评选工作纪律,即不准向申报人员许诺任何评选事项,不准接受申报人员赠送的现金、礼品或有价证券,不准让申报人员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不准参加可能影响公正评审的宴请,不准接受申报人员安排的消费娱乐活动,不准在评审期间向申报人员通风报信,不准向申报人员泄露评审细节,不准对评委施加任何有失偏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