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法苑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300多万元发放到200多名农民工手中
为一工程队讨薪11.4万元
勇于探索创新 推进司法改革
农民工讨薪案件一天办结
学习贯彻“十个不准”规定
为朋友挪用公款
不料想领刑三年
多次撬车窗盗窃
获刑还被处罚金
做到“五严格五确保”
实现法院工作“五连冠”
深入开展“四风”治理专项活动
法官艺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百姓满意的“第一道窗口”
——马村区法院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纪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通讯员 陈玲玲

  近两年来,马村区法院着力发挥诉讼服务中心便民、综合、窗口的职能作用,以“三化”模式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使该中心真正成为解决百姓烦心事的贴心场所。

  设施便民常规化

  该院建成了导诉、接待、诉前调解、收费、录入、查询、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窗口,每个窗口都设有电子显示屏,滚动显示该窗口相应的服务理念、服务标准,使来访群众一目了然。

  该院还设置了诉讼便民服务区,转页架上摆着《诉讼指南》《诉讼风险提示》《诉讼常识》等小册子,桌上放着诉讼文书样本、稿纸、签字笔、老花镜,还有报纸杂志、休息长椅等,一应俱全,服务区的墙壁上写有服务公约。

  该院建立了残疾人通道、诉前接待室、院长天天接待室等,基本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诉讼需求。

  该院要求接待工作人员必须着装上岗,办公台前摆放“党员小书架”,亮出各自的工作职责和承诺,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接待时要做到“四心”,即诚心、热心、耐心、细心。另外,工作人员要为来访者每人发放一张“司法礼仪监督卡”,群众可将意见写在监督卡上投进意见箱。该院纪检监察室定期汇总这些意见并全院通报,由此实现全方位监督。

  齐抓共管制度化

  将诉讼服务中心建成法院的龙头单位和诉讼群众综合服务场所是新时期的要求。该院瞄准这个目标,选派经验丰富、业务娴熟、责任心强的干警负责诉讼中心工作,并与各个业务部门建立机制上的联系。

  诉讼服务中心利用电子软件,从收案、分案到排期,统领全院的案件流程工作,同时充分做好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工作。由于诉讼服务中心站位准确、工作到位,既为当事人减轻了诉累,又减轻了其他环节法官的工作量。

  为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该院诉讼服务中心依法为困难群体减免缓缴诉讼费,邀请业务庭法官进行巡回调解、上门立案,就地化解矛盾纠纷。2013年3月,该区聩城寨90岁的耿老太来到诉讼服务中心,诉养子不尽赡养义务,要解除与养子的收养关系。立案接待人员立刻启动老年人关怀机制,邀请资深民事法官登门办案。法官经过多次奔波调解,终于使耿老太的养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除去了老人的心病。

  2013年,诉讼服务中心依法办理减免诉讼费3万余元,诉前保全13件,诉前调解18件,上门调解9次,巡回立案5件。

  基层联络常态化

  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诉讼服务中心责无旁贷。该院与司法部门基层法律援助中心和辖区七个办事处的司法所、社会法庭、执行联络员等保持联络,建立了庞大的群众工作队伍,构建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无缝化调解机制。

  2013年10月8日一大早,马村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急匆匆来到该诉讼服务中心,说白庄村一位老太太育有五女二子,但老太太因病住院却无人承担住院费。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立刻启动绿色通道,电话传唤老人的子女到法院进行调解。经过法官和律师两个小时的调解,老太太的子女们最终达成了赡养老人的协议。

  该院干警还就当前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下基层调研,定期为基层相关人员开办法律法规讲座,巡回指导基层民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诉讼服务中心是老百姓与法院打交道的第一道窗口,秉承方便百姓、利于百姓的原则,全力配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全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诉讼服务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追求。”该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肖凌峰如是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