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是履责的需要,是一种形式;发展是一切的基础,是一种手段;而服务则是监督与发展的产品,是两者的根本目的。使监督融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督,提高对发展的认识,服务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我们质监人不懈的追求”。
——吴斌
本报记者 高小豹
在修武县质监局,有这样一幅图:监督、服务、发展呈“品”字形结构位于红色绸带贯穿的“100”之上。“作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外履行好监督职责,对内搞好事业发展,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也可以说,优质服务就是政府部门的‘产品’。”修武县委书记王建修在指导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时说,质监部门要履行好职责,搞好服务,并强调监督就是最大的服务。1月2日上午,修武县质监局局长、党组书记吴斌说:“‘品’字结构图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正确处理好监督、服务、发展三方面的关系;二是‘品’也指‘品质’,包括个人人品、机关品质、服务品质,品质有保障了,监督工作就能做好,服务才能达到100分。”
近年来,修武县质监局积极打造品质服务,先后推出实施质量兴县、标准化、名牌战略,强化能源计量、安全监管、检测能力、依法行政、对口帮扶“八项措施”,从而提升质量引导力、创新力、带动力、集约力、保障力、技术支撑力、公信力、竞争力“八种能力”,助推该县经济转型升级。为提升服务品质,修武县质监局充分发挥现有的监管力量,采取“321”监管模式,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谈起“321”监管模式,吴斌饶有兴趣地说,“3”是指按照监管需求将所有企业划分为3类(新建企业、中小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修武县质监部门对新建企业从土建阶段开始,实施“零距离接触”“一次性告知”“保姆式帮扶”服务模式,全方位跟踪指导,避免企业走弯路,减少质企矛盾;针对中小型企业较多、分布广,容易出现问题等情况,采取双巡查机制,由稽查队开展日常监管巡查,业务股室进行专业指导巡查,将打击违法行为与帮扶企业整改提高有机结合,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针对大型企业规模大、监管内容多、专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组织专业小组进企业抓集中监管,避免重复进企业,提高生产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推动大型企业规范发展。“2”是指落实两类责任,对外通过与企业签订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内通过与单位内部股室队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监管责任。“1”是一个自动化平台,包括监管与执法系统、检验检测和OA办公三大模块,是协调全局行政、执法、技术的综合管理中枢。吴斌说,三者互为补充、互为完善,使整个管理工作实现了动态化、智能化和科学化。
“‘321’监管模式实现了监管资源整合,增强了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解决了监管职责交叉等问题,提升了监管的有效性,有助于形成层层网格链接、层层督导落实、层层负责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格局。”吴斌说,“去年,我们为10多家新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查找解决问题30余个,减少入企51家次,为企业减免费用30多万元。”
记者在该局综合办公室看到,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将各单位外出执行公务和企业巡查记录输入到修武县质监局的管理平台上。在这个平台上,相关人员可以查看该县所有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计量、标准化等基本信息和动态监管数据,还可以通过地图直观地看到食品企业、重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的分布图等。
“从2010年开始,我们就实施了电子化监管,在自动化平台上发布通知、命令,工作人员每天都将工作内容录入到自动化平台上。在这里,我们可以查出近3年来监管工作的所有数据。”吴斌说,“在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修武县质监局大力提升技术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建成河南省蛋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填补了全国蛋制品检测机构的空白,也为保障全县蛋制品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该中心共检验各类样品1009批次。”
品质是一种习惯,品质是一种责任,品质是一种态度。修武县质监局对内提升事业发展,对外创新监管模式,将严把质量监督、提升服务品质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根本,为服务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不懈努力。
人物档案
吴斌,男,汉族,中共党员,1968年出生,本科学历,1990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测中心轻工建材室主任、机电室主任、稽查大队中队长等职,2006年9月任修武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