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马的诉说
一桶香油
白蛇传
故土难忘
沿河看柳
姥姥家屋后的大山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沿河看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薛更银

  东北乡凭仗村的村子以北,一望无际都是柳树林子。古阳堤被淹没在柳林里,只有到了树叶落尽的冬日,才能隐隐约约看到唯余一痕的长堤。若一夜雪花飞舞,天亮时再看那白雪皑皑中,又难觅古堤的影子,到处都是臃肿而模糊起伏的原野。雪是不会将柳枝压折的,被雪压了的树枝会寻找机会“嗖”的一声弹回去,惊得那躲在林子里的麻雀“轰”的一下离开。柳芽、柳皮、柳枝经过了春的鹅黄,到了夏的油绿,婆娑了起来!风过柳梢,柳随风摆,那铺天盖地的青纱帐像是一波一波的潮水泛着绿浪,人如果进去就好像潜水在这无边无际的绿涛中。

  放羊的老杨头常常用刚从嘴里拿出来的长烟袋,指着眼前这景色对年轻人说:这里原来是一浪一浪地泛着黄河水的黄浪呢!又用趿拉着圆口布鞋的脚跺了跺地说:这脚下的古阳堤就是黄河的南岸大堤啊!

  当地人口口相传:那一望无际泛着绿浪的柳树林原来是黄河的故道,黄河也经常在这里泛滥,很久以前有个叫刘大夏的大官,被皇帝派到这里治理黄河,刘大夏用“植柳六法”在沿河堤岸建起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锁住了桀骜不驯的黄龙。那个时候的黄河就在村子的北边一直向东北流去,一浪一浪的黄水,滔滔不绝地流。

  谁也不清楚是哪朝哪代,突然有一天,当人们早上起来去河滩的时候,发现黄河没有了,一浪一浪的黄河水竟然说没就没了。后来人们才知道,那汹涌起来浊浪滔天的黄水竟然隔过村子,搬到了村子南边二三十里的地方,依旧向东北流去。黄河悄无声息地搬家了。惊奇的人们还发现原来生长在黄河里的苲草,现在却挂在了高高的树梢上,黄河离去没有惊动任何人,好像也不需要惊动任何人。

  后来人们发现,黄河故道上最易生长的就是柳树了。柳树生长周期短,易活,取一枝干,插下即活。春天芽儿如痘苞,风来叶长,一天一个样。也不知过了多少年,黄河的故道就被普遍地种植上了柳树。

  因柳树绵软,不能做梁檩,所以栽种的柳树就不让它长大,长到能做椽子时就砍伐了卖掉,叫作柳椽。这是凭仗村以及周围好多村子的主要经济来源,一茬一茬的柳树椽子,养育了一茬一茬的人。

  砍伐柳椽是有季节的,一年一次,都是在冬季。等到来年的春天,柳墩上就会发出许多的嫩枝条。那一簇一簇向上攀长的柳椽像是高大的灌木一样。

  柳墩上发出的柳枝不是每一个都能成为柳椽的,每一丛都会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择优保留下来一些健壮的柳枝,以作为长成后备柳椽的材料。还有很多细长绵软的柳条儿,这些成不了柳椽的柳条儿,就成了编织农用器具和家庭生活器具簸箩、簸箕、斗篮的好材料。

  柳条儿作为迎风之物,柳叶细长,枝丫绵软,见风起舞,遇势即弯。极富弹性,木质漂松,无筋无骨,手指稍稍加力,即随力变形,正符合编织材料特性。

  暑伏连天,当地人用镰刀去柳林里割柳条儿,就像是去收割成熟了的庄稼一样,并且说这是去“杀”柳条儿。每逢到“杀”柳条儿的季节,凭仗村家家户户的墙里墙外就晒满了剥皮后洁白的柳条儿。刚刚剥了皮的柳条儿就像是剥了二层皮的熟鸡蛋,水嫩细白,洁白柳条就成了整个村子的一景儿。

  剥掉的柳皮和皮上的柳叶堆满了大街小巷的角落,散发出苦苦的清香,阵阵苦香弥漫了整个村子,以至于整个村子在这个季节里只剩下了这一种味道,这好像是水的味道,土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

  柳编是凭仗村和周围村子的又一项重要的收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会柳编手艺的人。即使没有柳编的手艺,也要在这个季节成捆成捆地从柳林里“杀”来柳条儿,剥皮晒干后,就会有外乡人或当地的编织户收购柳条儿,卖掉这些柳条儿,那一年的油盐酱醋茶也就有了着落。

  凭仗村编织手艺最好的,要算是村北的刘泉,刘泉家在村子的最北边,紧挨着那无边无际的柳树林子,从小就在柳树林子里长大的刘泉深谙柳性。他无论是在编什么,那10个手指头就像是在弹琴,柳条上下翻飞,像是一个个飞出来的音符。

  紧挨着村南有条官道,出了村往东12里有个康家镇,往西12里有个青龙镇,两个镇上人口都有好几千,商户几百家,10天一集,每逢集日,人山人海,商贸繁荣。康家镇再往东40里是获县城,青龙镇再往西35里就是怀县城。凭仗村的柳编物件就是通过这条官道源源不断地被运到外面的,换回来的是一个村子的幸福和希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