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柏生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可啥时候想起来,修武县高村乡东延陵村党支部书记张小勇都满心感动:“真没想到孙书记这么重视俺的建议,惦念咱基层的事儿。对群众的反映落实得这样快,大伙咋能不举双手拥护。”
让张小勇感动的是,去年7月30日,市委书记孙立坤到修武县调研,在和县、乡、村三级干部座谈时,张小勇感受到了市领导诚恳的态度,便提出了希望市直部门帮扶东延陵村发展经济的建议。不曾想,事隔一天,8月1日上午,雨后初晴,市委组织部调研组就来到了他们村,实地调研村里的发展情况,听取意见,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
更让张小勇意想不到的是,后来他从媒体上了解到,当天的座谈结束后,市委安排专人归纳梳理出基层提出的35条建议,并按照工作职责细化到了11个单位,建立了台账,要求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8月1日,调研组还到修武县七贤镇、岸上乡,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了解、协调、落实。
深入基层访民意听呼声,尽心竭力解难题办实事,这只是去年以来我市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感受到诸多变化的一种。去年下半年,一场以“转变作风,转型发展”为主线,以“五查五表率”为主要内容的“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犹如一阵阵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山阳大地。半年来,大家惊喜地发现,市委常委带头转变作风、联系基层的承诺见诸了报端,主动接受大家的监督;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的频率明显增加,解决实际问题力度明显加大;各单位的为民服务意识在不断增强,作风也在不断改善;一批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继解决;以“十大建设”为标志的焦作转型发展也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强力推进下,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倾力支持下正在顺利推进。
去年下半年,中央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地级市的焦作是第二批参加实践活动单位,可是我市不等不靠,在作风建设上先行一步,从7月中旬开始,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作风上更加贴近群众、工作上更加贴近转型,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
市委多次组织召开常委会、五大班子联席会、全市性专题会议,原原本本学习中央、省委作风建设有关精神,进一步提高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转变作风、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主动性。出台了市委常委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见,明确要求市委常委在顾全大局、加强学习、践行宗旨等10个方面带好头,并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等7个方面制定了21项具体要求。建立了市五大班子领导分包铁路、公路、能源、水利、生态等“十大建设”责任制,每位市委常委都牵头负责一大建设,坚持每周听一次进度汇报,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每月在媒体公布一次进展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市委常委会认识到,作风决定成败,事关发展大局,必须硬起手腕、常抓不懈。我市坚持“抓作风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深入开展治庸、治懒、治乱、治散、治低“五治”行动,持续深化“两转两提”,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到“五个不让”,严格落实公职人员“五个一律”规定,出台《关于严肃会议纪律的通知》,对违反机关作风纪律的259个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454人次,免职处理15人;查处违反公车管理规定、公款过度消费等问题51起,党政纪处分11人,组织处理39人,促进了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
孙立坤接待博爱县农民辛长明反映尿毒症等大病患者报销比例过低问题后,要求市医保中心、市卫生局、市人社局等单位统筹考虑,解决群众困难。市人社局下发了《关于调整血液透析所使用一次性报销材料比例的通知》,规定血液透析、过滤所使用的血路管、透析器、血滤管、灌流器等医用材料直接按规定比例予以报销,个人不再先行负担20%费用。这类问题在全市得到了统一解决。
焦作宏蓝公司负责人反映因企业用地性质变更,致使各种手续难以办理,严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和新项目的开发工作,要求落实政府会议纪要精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了解到当时的会议纪要和现在城市发展规划有冲突,本着对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要求市工信部门、财政部门统筹协调,帮助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
群众的诉求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努力的方向。多想一点办法,能化解很多矛盾;办理一件实事,能温暖一方群众,我们的发展就能得到群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市委的严格要求和市委常委的影响带动下,我市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结合当地和单位实际,在抓好学习提升思想认识的同时,组织730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2000多个帮扶工作队,深入全市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开展驻村帮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3800余条,并认真对照“五查五表率”内容,认真查摆整改各类问题1100余件,为即将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各级干部始终把主题实践活动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在推进工作中深化活动,借活动之力破解工作难题,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沁阳市深入开展“效能提升年”“企业服务年”和“项目服务年”等活动,组建了发展环境与作风建设投诉中心,开通了效能投诉电话,把行政服务中心29个单位窗口的370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电子监察系统,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武陟县组织开展千名干部包村联户“情暖农家”活动,进一步扩大党员干部的帮扶层面,在坚持原有900名党员联系4500户群众、每月下访的基础上,将50名县级领导分派到全县347个村,所有县级干部坚持一周一村,周周走访,帮助群众理思路、解难题、谋发展,使更多的农户从中受益、得到实惠。
焦作大学查摆问题紧扣教职员工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迅速行动,整改落实。针对家属院高层供水难、出行安全、北校门窗老旧等问题,在暑假期间立即采取行动,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市交通运输局为解决群众提出的“出行难”“坐破车”等问题,先后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1条,新开公交线路3条;多方筹集资金,一次性更新了100辆公交车。
孟州市河阳街道充分发挥工业基础较好、企业党支部多的优势,引导开展为民办实事竞赛活动,去年下半年,该市17家企业在修缮道路、疏通排水沟、建造体育广场等方面提供资金14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辖区面貌。
中站区许衡街道新庄村和西冯封村因地制宜,先从耕地入手,利用征地款和共有财产补偿资金,重新把群众的承包田收归集体所有,有效遏制了抢栽抢种,降低了征地成本。该街道还出台了有利于群众搬迁安置的政策和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的一系列措施,使得投资15亿元的福建奋安铝型材料生产项目、投资10亿元的佰利联公司年产30万吨富钛料项目、投资30亿元的江苏三木集团表层材料工业园项目顺利落户。
上下同欲者胜,与民同利者兴。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市五大班子领导实行分包“十大建设”责任制和“七个一”工作法的榜样引领下,各级各部门相互配合,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参加,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体合力。
我市出台了城市、工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发展等8个“三年行动计划”,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目标,研究出台《加快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打造美丽焦作的指导意见》,深入开展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五化”行动,启动实施“蓝天工程”“清水工程”“绿地工程”,我市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围绕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目标,我市编制完成《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云台山服务标准》成为国家景区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景区编制的国家标准;《云台山景区保护条例》获省人大通过;我市成功创建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荣获了2013年度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
我市编制了总投资831.7亿元的“十大建设”专项行动计划,明确项目建设时间节点和工作措施,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推进,桃花峪黄河大桥开通,郑焦城际铁路将于今年年底通车,有效增强我市的畅通能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今年汛后通水,城市水系、北山绿化成效明显,有效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焦作海关和海关监管场所建成运营,有效提升我市的开放水平。龙源电厂和焦作电厂异地迁建工程顺利推进,焦作东区热电机组项目建成投运,有效提升我市的能源支撑。
我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做到凡是中央和省出台的民生政策确保落实到位,凡是民生项目资金一分不少地用在群众身上,凡是已经作出的民生承诺不折不扣地兑现。圆满完成了省、市“双十项”民生工程,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去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了125亿元。
我市把重大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引擎、转型发展的抓手、群众就业的载体、实力提升的基础来抓,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全面深化省重点项目分包责任制和重点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同时,采取重大项目派驻制、联审联批制等举措,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通过健全完善开竣工台账、坚持重点督办制度、组织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等措施,实现了应开则开、应竣则竣的目标,45个省考核重点项目和500个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进度均超时间进度,为转型发展备足了后劲。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