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更向山水觅知音
贫与富的哲学
旧书里的光亮
春天的留白
原来 原来——杏花如雪
漫步春天
那些时光(外一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旧书里的光亮

作者:□白衣飞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喜欢旧书的人,一定是看到了旧书里的光亮,那在历史深处,在记忆深处,在生命深处幽幽闪烁的光亮。

  旧书具有历史感,阅读旧书某种程度上就是阅读历史。首先是时代的历史。沿着鲜见的各个朝代的版本,在发黄的书页里慢慢走近历史的真相。而那些真相,那些曾经的情景,成为历史的见证,启迪心智,发人幽思。古旧的书页背后,有秦朝的明月,汉室的宫阙;有十里秦淮的画舫,有上海滩满是脂粉的尘世的花朵。然后是他人的历史。一本本从旧书摊儿淘来的他人的旧书上,有读书人在某个章句上的标识、评语,甚而留下的汗渍或泪痕。沿着那一道道画线、一条条眉批,你会为那些素不相识的读者不时兴会,俯首遐想或击节赞叹,你甚至会在不经意中走进一个生命或美丽或凄惨的故事,久久陷入人生的激动。最后是自己的历史。人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旧书里有个人生长的秘密。在自己读过并珍藏的旧书里,有童年的欢乐,少年的忧愁,青年的梦想,中年的担当,老年的从容。翻翻旧书,翻翻过去的人生,就会在心底升起对过去岁月的美好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一分温暖的遐想。

  一本横穿岁月、历尽沧桑的旧书承载了太多的价值。一个是知识真理的价值。旧书涵括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可谓浩瀚无边,经过千淘万漉的人类的许多知识涵载其中。有道是“天底下没有新鲜事”,旧书里真正的智慧永远不会过时,依旧能够隔过茫茫的岁月,成为烛照人生的星辰,润泽心灵的甘泉。摊开一本本旧书,里边满是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名人贤者精神的磷火,它轻盈、美幻地游走着、闪烁着,温暖而明亮;一路默然,为人类伴行。 再一个,旧书里有难得的“历史遗存”。一本旧书,往往因为浸淫了太多的沧桑时光、附着了太多的历史文化信息而增加了存世的价值、平添了更多的韵味。旧书持有者所在的时代、社会和个人,都会在上面以不同的形式 遗留下单一或重叠的历史、文化的痕迹,让原本单纯的物品增添了生命主体所叠加的文化价值。一缕生命的气息或流光,天长日久,变成了可触可探的、静静闪烁在时间之河的生命的琥珀。

  旧书是冷的,能够净却尘世或内心的燥热。也许旧书生下来的时候也是热的、燥的。可一经漫漫岁月的淘洗、冷却,它便像一杯茶一样冷了下来,消弭了烟火气,远离了喧嚣和功利。它是智慧的冷着,以月光般的薄凉,静静地保存着内心的光亮。有时候,在案几上随便放上几本旧书,便能压住每日里心中蠢然欲动的浮躁,像借助一杯茶一样滤去心中和眼里的混浊,获得一种澄明。旧书使人心态平实和沉静。阅读旧书也需要在一个朴实、简净的所在,坐在一方旧木凳上或者躺在被岁月磨得发亮的竹椅上。那种从容的姿态,会使旧书里的光亮变成云雾、变成气息,慢慢合着你的茶烟,合着你的心绪,缓缓地围拢过来,让你恍惚中生出天上人间、如梦似幻的感慨。不管是不是社会学或文化学意义上的经典,被你读过并一直怀想的旧书就是你生命中的经典。岁月荏苒,星移斗转,也会有许多新书带着墨香走进我们的生活。但鉴古知今、读旧知新的“宗法”不会改变。因为我们总能明白,旧书虽无法代替新书,却也非新书可比。新与旧又是孪生兄弟,总是相依而生。当下的新会变成明日的旧。而岁月无尽头,从遥远的岁月的高处回望,你肯定会看到那些历史深处的光亮,就像看见旧书里的某种透明和温暖。

  岁月静好,旧书安好。多少人早已看到了旧书的光亮。他们热爱旧书,如痴若狂。淘旧书者,南征北战,风风雨雨,沙里淘金,汗流浃背,一俟觅到想要的旧书,便若见到绝代佳人一般,两眼放光,山呼宝贝。读旧书者,日日焚香,天天呢喃,一日不读,心躁神乱,五代陈抟曾云:“携取旧书归旧隐,路花啼鸟一般春。”藏旧书者,大多小气,不乐于将美玉示人,理由充分得很:书已连着个人血脉,丢之、借之辄心痛。对于这些旧书依恋者,旧书就是此生要跟自己白头到老的知音或情人,就是自己千万里寻觅得到的、血脉相连、注定生死相依的孩子,无法割舍,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如今,我也深得旧书三味,成了不折不扣的“瘾君子”。 那些进入生命视野、有知识的光亮、有情感的牵记、有岁月的留痕、有秘密的珍藏的一切旧书,都成了我淘获并珍藏的对象。我会在一本本旧书面前虔诚起来,斯文起来,优雅起来。因为,我闻到了旧书里的芬芳,看到了旧书里的光亮。我也相信,旧书里的温暖和光亮会沿着我翻书的指尖进入我的心灵,融入我的血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