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平
李雁雁读大学的时候患青光眼失明,多彩的世界从他的面前消失了。经历短暂的沉沦之后,李雁雁开始在逆境中奋发,自学盲文,为自己开启另一个多彩的世界。10年后,他渡海日本学习针灸,学成之后,又自费远涉重洋,到美国的一所大学学习脊椎矫正医学。经过20年的自强不息,李雁雁最终实现了一次人生的登顶,戴上了亚洲首个盲人医学博士的桂冠。
我和李雁雁有过数次接触交流,他给我的印象自信、达观而幽默。我们有几位共同的朋友,他们有的是和李雁雁一起长大的同伴,有的是在李雁雁刚失明时陪他一起渡过人生难关的至交。和这些朋友的每一次闲聊,李雁雁都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之一。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随口说出关于李雁雁的某个鲜为人知的故事片段。譬如,孩提时代的李雁雁是如何聪明伶俐,譬如上大学后的李雁雁是怎样意气风发,譬如失明后的李雁雁焦躁不安、心灰意冷到何种程度。将这些故事片段拼接起来,一个励志者的形象便在我的眼前栩栩如生。
在许多人看来,李雁雁就是一个盲人的励志故事,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励志故事一样,带给人的精神层面的滋养。这样的看法我当然同意,但我认为李雁雁的意义并非仅此而已,我更愿意将李雁雁看成一个人类潜能开发的经典故事。
可以这样设想,如果李雁雁没有失明,能够顺顺利利地完成大学学业,他或许会跟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走上工作岗位,从此过一种按部就班的生活;也或许他会考上研究生甚至博士,但他所做到的一切,许多常人也可能做到。若是这样,李雁雁或许永远不会知道,他还能做到许多常人做不到的事,他的一部分潜能也许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浪费掉。事实是,因为失明,他被逼无奈,只好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潜能,最终做到了很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我手头有两本李雁雁送给我的书,一本是他的医学专著美式整脊疗法,一本是他的自传逆境。这两本书互为印证了人类潜能的巨大。前一本为人们展示了李雁雁发掘自身潜能的成果,后一本告诉人们他正是靠着自身潜能的发掘,才完成了一个盲人不可能完成的人生任务。
你我皆有潜能,不去发掘,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到底有多大。有些人的潜能被发掘出来,是因为人生的某种机缘;有些人的潜能被发掘出来,是因为被命运所迫。李雁雁应该属于后者,如果他不失明,中国可能就会少一个盲人医学博士。获得机缘或者被命运所迫,才去发掘自身的潜能,是一种被动,因为这种被动许多人白白浪费了自身潜能。既然有潜能存在,我们为什么不去主动发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