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柏生
为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或公益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树碑立传,这是国人表达敬意和纪念的一种方式,可是,沁阳市柏香镇东司马村的干部群众最近却犯了难。5月13日,他们不得不拆掉刚为省气象局以及省气象局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鲍玉辉立了10多天的功德碑。
5月14日,记者在东司马村东头见到了这块仅剩写有“捐资修路造福后代,无私奉献永载千秋”十几个字的残缺碑座。“石刻的功德碑刚取下来。鲍处长(书记)不让宣扬他个人。”说起和自己相处两年的鲍玉辉以及这次立碑的事儿,东司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廷杰满腹感慨,“这碑即使不立,我们东司马的干部群众也不会忘记他。”
鲍玉辉是省气象局计财处副处长,2012年6月份由省委组织部下派到东司马村任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两年来,他吃住在村,融入干部群众,帮村里理清发展思路,带着村干部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投入约160万元,使东司马村容村貌得以显著改观,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百姓收入再上台阶,并将东司马村创建成省、市两级“生态文明村”。尤其是他多方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5万元,省气象局捐赠12万元,他自己带头捐款3000元,加上募集资金修建的一条6米宽的出村水泥路,更了了全村干部群众多年的夙愿。在他驻村即将结束之际,村里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议,决定在出村口立一块功德碑,以让干部群众和后人铭记驻村工作队的功绩。
“以前说过立碑,可鲍处长不同意。今年4月份,我们十几名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又说起这个事儿,觉得还是有一个好,就在5月1日立了起来。5月5日,鲍处长回村看到后,执意要求拆掉。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诉俺们几个干部,为村里为老百姓办点事,这是工作队的职责,哪还能立碑树传?能当上东司马的荣誉村民就心满意足了。他这是在给俺作榜样啊。”杨廷杰说。
“立这碑光说的是修路,鲍处长给村里办的事何止修路啊!为村里增设2台变压器、清河渠修桥梁、布设监控器、安装路灯和两个天气预报大屏幕显示屏、新打维修10多眼机井、给村里的农家书屋协调了6台电脑……这样的领导干部,让俺看到了希望。”说起鲍玉辉,村委会委员祁曙光这位1.8米高的大个子禁不住哽咽了。
在村民吴家有的家里,记者见到了这块被拆下来保存着的功德碑。再次看看自己书写的碑文,65岁的村委文书杨廷有仍有些激动:“这里头没有半句假话、恭维之词,这两年,鲍处长和干部群众的深情厚谊,为村里办的一件件实事,给干部群众留下的精神财富,都记在我的心里,也写在了档案里。纵使不立碑,我也想把这些事编一编,让干部群众口口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