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璐
“我们脚下就是深22米,能容纳220万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区。”5月28日,记者到市城市垃圾处置站进行采访,站在松软的土堆上远眺,只见绿树成荫、花草繁茂、道路宽敞,没有一丝异味,很难想象脚下踩得就是成堆的垃圾。
据了解,市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隶属市城管局二级机构,于2008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是我市第一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该管理站位于修武县周流村南,场区占地面积554亩,总库容420万立方米,设计日处理能力970吨。工程采用卫生填埋工艺,一期工程包括220万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库区项目,日处理200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2010年,市政府投入资金对渗滤液处理设施进行提标升级。目前,该站已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为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项目在建设初期,建设了渗滤液导排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及进场垃圾计量检验等配套功能设施,并严格按照垃圾运输车辆进场、智能化计量、有害垃圾检验、定点倾卸、机械摊铺、压实、消杀、黄土覆盖、渗滤液处理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和管理规范操作,有效保证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效果。同时,该站管理人员定期开展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项目环保监测工作,保证了各项环保指标达标。”市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站长郭光志说。
据了解,去年汛期,针对雨季垃圾含水率高无法及时覆土、排水不畅等难题,该站用建筑渣土修建了车辆进场专用作业道路,严格控制作业面坡度,消除坑槽,保证了作业面平整,方便了雨水快速导排,有效缓解了雨季作业困难的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地加快,该站日进场垃圾量已达800吨。为此,该站不断开拓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市场化运作渠道,引进了沼气发电项目,并于2011年3月建成投用。该项目能够完成日发电量约28000KWH,年发电量近1000万KWH,预计CDM碳减排55000吨。不但可以促进我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使垃圾填埋气体变废为宝,还可以有效改善生活垃圾场周边环境,推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我市的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轨道,该站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运营先进单位”“全省建设系统青年文明号”“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评创先进单位”,在省住建厅组织的年度动态管理考核中连年被确定为优秀格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