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谁能统一打车软件的江湖?
凭借去年以来一轮又一轮的“烧钱补贴”,打车软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也因为影响行车安全和用车公平等副作用而备受诟病。交通运输部近日出台了《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对打车软件进行统一接入和管理。
【观点1+1】
@惟妙惟肖X9:每个新兴行业的诞生初期都会产生许多乱像,而政府一定程度地介入管理是必要的,这也是对打车软件市场的规范化,应该能够很好地引导其发展。
@焦作大学校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可以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引导行业更加规范合理发展。如此“收编”恐怕不妥。
@黎明之平:打车软件的逐渐兴起,部分缓解了打车难、出租车空载率高等问题。但是,伴随打车软件火爆而来的争议之声也不绝于耳。交通运输部统一接入和管理,可以推动整个出租车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总之,支持政府“收编”打车软件。
@荭翠柳:整合打车软件也是一种资源整合,能够将乘客信息与出租车信息整合到同一平台,方便乘客和出租车司机联络,可以有效减少两者使用不同打车软件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这一整合也将把打车软件推向正规化的发展方向,避免市场恶性竞争。
@东方少山:打车软件被“收编”,在规范手机、电话打车方面确实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把打车软件统一接入管理,其实际效果和可操作性也许并不那么乐观。要从源头上缓解打车难,用好“看得见的手”,还得从盘根错节的出租车运营机制、道路治堵等多方面入手。
@江苏日月江南:对打车软件进行统一接入和管理,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规范经营秩序,改变过度竞争的无序状态,也有利于行车安全;对于消费者来说,乘车安全问题要比省下几元钱更重要,这对乘车者也是一种保护。
@静海杂谈:将打车软件统一到车载终端的做法,从肯定打车软件合法地位和技术先进性的角度看,是比较积极的;然而,车载终端更适合作为行业管理工具,而手机更适合提供高质量的叫车服务,将两者统一到一起,似有不妥。再说,两者的建设方和运营方也是分离的,并不利于后期的统一管理和维护。
【下期话题】
《蜗牛》入教材的意义何在?
在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三年级课本的延伸阅读中收录了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以至于有教研员感慨:“与时代贴得太近了!”对此,有人哀叹:把鲁迅先生的作品去掉,加上周杰伦的歌,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而赞成者反驳:你怎么知道周董的歌没有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呢?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麻 酩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