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南
《汉阳造》是国内第一本从汉阳兵工厂厂长与总工程师的角度描写汉阳兵工厂的建立、发展、顶峰乃至衰落的全过程的历史军事类小说。作者通过描写以汉阳兵工厂厂长与总工程师裴元基为代表的兵工厂人为了国家不受外国欺凌,本着扎好篱笆防恶狼的信念,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克复重重困难,制造中国自己的先进武器装备,用来武装中国军队的艰苦历程,很好地诠释了汉阳兵工厂精神。从更深层次上说,我认为,作者张隼是在为近代民族军事工业以及整个中华民族不惧外侮、自强不息的精神立碑。在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一本为近代民族军事工业以及中华民族立碑的小说,势必会对凝聚民族精神、铸造民族力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尽管图书市场曾经出现了不少类似的图书,但是,几乎看不到如此深度地揭示近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长篇佳作。本书无疑是一个例外,值得大力推广。
就作品的艺术性来说,作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刻画得入木三分,读者只要稍加阅读,不仅每一个人物形象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自己眼前,而且一定可以读出厚重的历史底蕴与强烈的爱国情怀。
本书的第一主角,汉阳兵工厂第一任总办、总工程师裴元基,与诸葛锦华一道,从小留学德国,学习武器装备制造,回国后追随张之洞,历经千辛万苦,在汉阳创建了兵工厂,并且制造出了举世瞩目的汉阳造。他赢得了荣誉,因此受到诸葛锦华嫉恨,数度遭到诸葛锦华的陷害,总能死里逃生。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关键时刻,总能站在时代的潮头,顺应时代的发展,作出明智的选择,为正义力量改进并研制新式武器。抗战期间,武汉即将陷落,他以年迈之躯,成为汉阳兵工厂的精神领袖,在欧阳锦华(即诸葛锦华。辛亥革命以后,他恢复了欧阳锦华的原名)为日本人提供情报的情况下,遭遇日本飞机的轰炸、间谍跟踪破坏等危险,克复重重困难,帮助儿子裴俊超将兵工厂先后迁移到辰溪、重庆,把汉阳兵工厂以及汉阳精神植根到这些地方,在这些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但是,作者并没有神话这个人物,同样写出了他自身的缺点。他阻止了女儿与欧阳锦华儿子的婚事,导致女儿私奔,最后死于非命;他尽管知道欧阳锦华在重大关头都会作出背叛汉阳兵工厂精神的事情,但碍于欧阳锦华是他的妹夫,以及欧阳锦华与他一道创立兵工厂的情面,没有公开揭发,只是在私底下尽量补救,结果导致许许多多忠贞善良的人们不得不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处理欧阳锦亮、欧阳锦华兄弟与裴元基的关系方面,作者同样匠心独运。欧阳锦华偏执而又执拗,即使是裴元基的妹夫,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暗地里怨恨乃至陷害裴元基;当然,只要不触及他的利益,他也会帮助裴元基。这是他的矛盾之处。欧阳锦亮为人豁达,即使在跟裴元基没有结成儿女亲家之前,也能跟裴元基亲如兄弟,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给裴元基提供必要的帮助。
书中的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就是裴元杰。他聪明伶俐,少小即中举人,但为人放荡不羁,因与同窗之妻私通,被革去功名。裴元基遂把他送到张之洞的军营,充当张之洞的亲兵。裴元基制造出第一支汉阳造的时候,是他用它打出了一阵雷暴。他由此受到张之洞的器重,逐步提升,当上了新军统制。后来,他竟然与欧阳锦亮的第二夫人凌小梅私通。欧阳锦亮夫妇碍于两家关系深厚,遂休掉凌小梅。从此,凌小梅成为裴元杰夫人,为他生了儿子裴俊贤。张之洞死后,裴元杰被人翻出旧账,职务一降再降,心里大为不平。在革命党人即将起事,却因为试制炸弹的时候不小心发生爆炸,引起清廷的搜捕,领导人纷纷逃亡、群龙无首之际,他毅然加入到革命党阵营,指挥人马打响了辛亥革命的枪声。革命成功后,他同样因为名声不佳不受革命党人器重,从此转投袁世凯,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结果,他被革命党人沉入长江。凌小梅为他殉情,投江而死。
作者正是通过描写裴元基家族、欧阳家族以及汉阳兵工厂的传奇,为民族军事工业以及整个中华民族不惧外侮、自强不息的精神立碑的,透射出了中国人民的强烈爱国情怀,是一部正能量的图书。
( 柳江南:南京军区原宣传部副部长、现无锡军分区政委、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