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整治农村环境动真格
我市举办第九届 “农民工节”文艺晚会
农垦改革重大问题 联合调研组莅焦调研
部门联动服务新设企业 两日办结“四证一章”
送“温暖”
请尊重孩子的职业理想
“单独二孩”指标为何受冷落?
“让座风波”折射多重思考
市政协面对面协商办理提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单独二孩”指标为何受冷落?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据国家卫计委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单独二孩”政策,已在除新疆、西藏外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法实施。目前,全国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单独夫妇约1100万对,不过截至今年5月31日,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27.16万对,24.13万对已获批准,仅占符合再生育条件单独夫妇的不足5%。

  【观点1+1】

  @云台野人:如今,国际社会对生育权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就是自由且负责任地行使生育权,强调夫妻和个人对子女、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强调夫妻在行使生育权时,要考虑到将来子女的生活需要和对社会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有生育的权利,国家只需要在行使生育权时,看夫妻是否落实了相关责任,并对其进行监管、处罚即可。

  @青青子衿啊:就业难、房价高、教育、医疗资源紧张等因素让人们在新政出台后三思而行,毕竟孩子出生后如何负责任地养育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大事。而合理安排生育时间,可以有效避免因扎堆生育造成的子女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

  @黎明之平:随着社会的进步,生育率下降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多数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夫妇不愿意再生,其主要原因是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等都很高,人们的精力很有限。如今,人们承担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要两个孩子后的生活节奏势必更快,生活也将更辛苦。

  @用户5202831324:我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只因生头胎时违法,相关部门不给批生二胎的指标,如今我缴了社会抚养金,希望相关《条例》能与时俱进,圆我家的二胎梦!

  @雨娃同学: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单独二孩”政策可以缓解日后社会的养老问题,但高投入的养孩问题谁来关注?

  @空淡的静静:过去,一个人上班能养活一家人;今天,一家人上班却不能高质量地养活一个孩子,不要二胎跟国家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但老年人还是希望孩子能多个伴儿。

  @江苏日月江南:多子多福的时代已经过去,何必因多生孩子而降低家庭的生活质量而自寻烦恼呢?

  @小伦同学61:现在的人口结构正趋向倒三角模式发展,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加剧。出现问题后,国家为保证人口结构健康会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以避免20年后的相关社会问题,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体现。

  @孙友祥815:计划生育是国家应对人口问题的宏观调控政策,“单独二孩”也是应对养老及房地产泡沫等问题的宏观调控政策,人们如今已经转变了观念,逐渐理性的人们不会为此付出生活的代价。对此,我们需进一步关注。

  【下期话题】

  “四记耳光”的蛮横与渴望

  7月18日上午9时许,在湖北省安陆市某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吴德(化名)到该院进行B超检查。在其排队等候时,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婆婆由家人搀扶排在了吴德前面进行了检查。吴德认为医生小璇不应该让老婆婆插队,遂和小璇发生争吵,盛怒之下连扇小璇四记耳光。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麻 酩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