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新西兰之旅
梦里茶烫香
仰望星空的 时代之书
情系青青草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仰望星空的 时代之书
——读《中国飞天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周 徐

  军事文学就像头顶的星空,是一片令人魂牵梦萦的广博天地,蕴含着时代、国家、民族的心灵史、精神史与思想史。赵雁的报告文学《中国飞天梦——从“神一”到“神十”的历史细节》(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正是这样一部仰望星空的时代之书、强军之作、精神之诗。

  这是一部追寻民族复兴脚步、献礼新中国65华诞的时代之书。一部作品要在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具备一些重要的先决条件:或者是开风气之先的首创者,以先声夺人的呐喊,赢得人们长久的尊重;或者攀登上一个时代思想或艺术的顶峰,从而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或者诞生于重要的历史关口,以内容的独特和卓绝,被时代呼之欲出。《中国飞天梦》正是这样一本时代之书。这部作品顺利出版恰逢其时。而且这绝不是一次心血来潮、粗制滥造的“急就章”,而是作者凭着对航天事业的无比热爱,凭着40多年航天岁月浸润的高度自信,凭着作为军旅作家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凭着充分做好了“掘一口深井”的创作准备,完成的一次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成功创作实践。

  这是一部聚焦强军兴军实践、为中国航天人树碑立传的强军之作。当前,困扰军事文学创作的一个难点,就是作品往往难以抵达军旅生活现场,不能以一种正面强攻的方式,反映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反映军营的主流生活和人物。欣慰的是,随着近年来军队装备建设日新月异,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承载国人千年飞天的梦想,一次次创造奇迹、刷新历史,航天文学迎来了空前繁荣,成为军事文学新的生长点。《中国飞天梦》正是在这一路径上孜孜求索的重要收获。人们常讲,小说三分题材七分写,报告文学七分题材三分写。题材的选择对于报告文学而言是成功的前提。赵雁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对“中国航天梦”这一宏大主题和大型事件进行全景式表现,以敏锐的眼光走在了军队建设发展的时代潮头。作者没有畏惧已经在这条道路上颇有建树的诸多同路人,也并不满足自己一路走来取得的成绩,而是巧妙地从若干饶有意味的“历史细节”入手,穿珠成链、窥斑见豹,以一种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方式定格下别具风致的恢宏画卷,完成了对这个领域的一次深度开掘,完成了现实军事题材创作的一次正面冲锋。

  这是一部仰望九天之上、用生命温度书写精神高度的精神之诗。书籍是有生命和温度的,因为每一部严肃的书籍都是作者一次呕心沥血的真情倾诉。赵雁是一个内心情感奔涌、蕴藏巨大能量的作家。有论者对报告文学作家做过一个分类,即采访写作与“血缘”写作。赵雁就是这样一个“根”在哪儿“心”就在哪儿的作家,她的创作总是与她自己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而《中国飞天梦》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作为“航二代”的她,那种血缘上的天然优势和情感中的奔涌激荡。在她的带领下,我穿透历史烟云,走进神秘的基地,近距离体悟这个神秘的群体如何用心血与智慧在茫茫太空镌刻下属于中国的传奇。书中那些珍贵的瞬间、感人的细节、真实的故事、伟大的人物,经由作家生命温度的点燃,会照亮每一个读者的生命之光。这正是本书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它让读者从载人航天这块镜面中,真切领略到我们这支人民军队、这个伟大时代、这个古老民族、这种东方文明所具有的精神底色。

  书名:《中国飞天梦》

  作者:赵雁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