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於越遗风乌篷船
话痨母亲
粉红色的 背影
视 觉
安放在大地上的河流
电 话
过街天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话痨母亲
□闫趁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今年暑假,母亲到我家小住。因为怕母亲热,我们狠心买了空调。母亲在屋里待了一会儿,就开始哽咽着说:“你爹没福气!去年的这个时候,他和我一起在这里吃饺子,一起去转悠……”引得我的眼泪扑簌簌掉落。

  没有多久,我就发现,原本喜欢读书安静的母亲成了话痨了。我出生前后的点点滴滴,都在母亲的嘴里铺天盖地而来。我这才知道,自己认为已然忘记了的生活和故事,其实一直隐藏在大脑的某个区域,经由母亲的唠叨,突然就历历再现了。而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可能引出母亲长长的话题,使她将几十年的岁月逐一检索。

  一天中午,我批了些雪糕回家。母亲拿起一只雪糕,眼圈立马红了,她打开了话匣子,讲起我早已经知道的往事——1970年,父母口袋没有一分钱,带着才三岁的二姐去赶集卖箱子。那天的日头太毒了,转眼水壶里的水就没了。父亲去找水的当儿,二姐竟然不见了。找了半天,却发现二姐蹲在一个冰棍摊前,正捡着冰棍的纸皮儿舔哩。母亲扬起手便要打二姐时,二姐怯生生地把冰棍纸皮儿递给母亲说:“妈,你舔舔,可甜哩!”说到这时,母亲的泪再也止不住了,说:“俺们没本事,当年你二姐想吃个冰棍儿,俺都买不起……”

  我劝母亲想开点,说那都是时代的错,其实我很感谢父母让我们上学,才有我们姐妹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母亲听了连连点头,说在这一点上她很骄傲,很自豪,因为无论家里在穷,6个孩子的学业都尽力了——大姐初中毕业自己不想上了,父亲送她到省里的农科院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能人;二姐小学没毕业,死活不肯上学,父亲就送她到济南学修表;哥、我和小妹、小弟都考上了大学,成为我们村的大学生专业户。说着说着,母亲还说起我小时候和对门的丫头逃学的故事。是的,那时我们迷恋田野里捉虫子的游戏,根本不想上学。后来,父亲发现了,将我好一顿批评。后来父亲亲自将我送进学校,嘱咐老师看好我,我自那时起才开始规规矩矩上学。而对门的丫头就可惜了,他父亲从一开始就反对女孩上学,这下有了理由,说什么“女孩上学没有用”“养闺女就是赔本货,养得再好也是给别人家养的”,反正自那之后她再也没有进过学校大门。而今我成为一名教师,那丫头则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村婆娘,见人唯唯诺诺,只会低头做活儿,连她的孩子们都看不起她。

  一日,母亲正在唠叨往事,我有事匆匆打断了她的话茬。母亲一愣,低了头,专心用大金折起了元宝,那是为中元节和父亲的祭日准备的。爱人把我叫到一边,说:“你今儿的做法可称不上孝顺啊!”我顿时羞愧不已,是啊,打断母亲的话,怎能算是孝顺呢,母亲能说话,总比憋闷着好吧。

  那天傍晚,我主动带母亲去公园游玩,想方设法与她说话。这时,一个小女孩大约走累了,把脚上的凉鞋脱下来,扔出去老远,差点扔进湖里。母亲于是有了话题,说那年四姨妈年纪小,走路时跌了一跤,鞋子竟然跌出去,恰好掉进路边的一口枯井中,四姨妈不顾一切就要往井里跳,非得拿到自己的鞋子。最后还是承诺给她做一双新鞋子,四姨妈才一步三回头放弃了那只鞋子。顺着鞋子的话题,母亲开始说她年轻时的每一个晚上,大多时间都是在熬夜纳鞋底子,万没有想到今天还会这样悠闲地散步……说着说着,她又开始骂父亲,不该狠心丢下她。

  是啊,如果父亲健在,他们一起散步,一起当话痨该多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