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空壳村镇
第十九届黄河诗会在郑举办
妈妈,请您原谅我
秋天四章
一万个音乐之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0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天四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秋 风

  一入秋,天气就变了样。立秋的前几天,就有些隐隐的凉。心思,这便是秋的接引嘛!这便是秋的过渡嘛!过渡,是自然和社会的一个规律。尤其是处暑之后的秋天,古人说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谷乃登。而秋前之夏,其风的极致属狂风,抑或是狂风暴雨兼施。而秋风就显得温良与顺随得多,秋风一起,凉意顿生。

  古诗有“天凉好个秋”。秋好,首善是风。秋风,轻溜溜地,凉飕飕地,爽朗朗地。秋风阵阵,植物们碧绿沉静的枝叶,轻轻摇曳,犹若颔首。草儿拂动,楚楚可人的样子,心生幽怜地喜爱。这个秋风,完全脱去了夏风躁炙的成分,透逸出适意的质地。

  而秋风和水的关联度,特别体现在微风的层级上。微风吹来,草不动,树不摇,花不摆,而水却不嫌风小风轻,即刻有了反映,波纹漾开,闪跳不已。一场秋雨过后,一派澄明,天高云淡,风轻气清。临水而立,沐风而站,看那一池、一河、一湖之水象,沉绵而灵动,光滑而洁柔,天光云影现,美轮美奂哉。

  秋 雨

  秋雨绵绵,是形容秋天下雨的特性,也是习性。而春雨呢,霏霏的样子,世人诗意地描摹。人类自身相通,而且与天地也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是也。那么,夏天的雨怎样称呼呢,聪明的人们,依其施与人世社会的情状,叫倾盆大雨。同样是雨,不同时节,其特性不一样。若人之少年、青年、壮年,时节不同,心性也有变化。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便是冬的前奏,一场又一场的秋雨,就是循序渐进着往冬的方向挪去。由凉而寒,由寒而霜,由霜而雪,由雪而冰。生命,一切生命,都不会突然而至,或戛然而止。都有一个孕育过程,或衰亡过程。即便是衰退,也呈现的是式微,或淡出。有意思的是,在夏季里,赤日炎炎,暑热难耐,包括植物,若风调雨顺,感天恩地。若是旱象显现,和农作物一起的所有植物,是多么需要解旱的雨水啊!可一厢情愿的人心,并非就能天遂人愿,只能寄希望于浇地和人工降雨,但这只是一种缓解手段。而唯有雨调风顺,才是惠泽普施。夏末秋初,眼看着植物们焦渴难耐,蔫不拉几,了无生气。随着秋的来临,一场秋雨过后,浸透植物和草被。原本命悬一线、气若游丝的植物,却奇迹般地恢复了精力和体力,绿碧沉沉,生气又现。

  秋 景

  秋天,没了骄阳的炙烤,没了蝉鸣的聒噪,远山沉碧,葱绿含黛。随时前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是秋的一种浪漫;“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秋的敞远与寥廓;“删繁就简三秋树”,是喻指艺术上的一种境界;而与冬相临的时节,“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自然的规律,肃杀与蓬勃并驾齐驱。四时更迭,意茫怅然,但不必哀伤,原因是,自然而然使然,就该无忧无虑无烦(或少忧少虑少烦)。

  岁岁年年秋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人生旅途的美好,在途中而非终点。赏游途景,事功于途。自然之秋,与人生之秋,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殊途同归之质。所以,顺随而平和,坦敞而淳绵,是秋之品德性;我们善待自然,自然善待我们,是天人合一果。

  秋 实

  春华秋实,无人不知。沉实、成熟、澄明、安净,是秋的特征。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粟。这便是大自然的高尚,造物主的杰作。我常常为人类习以为常的这种神奇,深感惊异和震颤。仅凭这一点,人类就应该感恩上苍,敬畏自然。同时,我又赞叹种子的伟大与奇特。谁能告诉我,是什么力量,使种子赋予了以一而长结出成百上千的果实呢?这果实,难道就是专门为人类而由神秘力量所特意设定的吗?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果树有了果实,庄稼有了籽实,即使是野草,也有了繁衍自身的实质。夏季的麦子,是往秋季的过渡,却是冬的孕育、春的催生,也许生长时日漫长,所以才称它为细粮。秋天,丰富而充盈,沉实而多彩,被世人形容为沉甸甸的秋天。自古以来,人们对一年四季的春秋,有一种偏好,就在于春天蓬勃、秋天丰硕,春天生发着希望,秋天收获着果实。当然,春天也离不开冬天作参照、作铺垫,秋天也离不开夏季作铺垫、作参照。所以,春夏秋冬,都是互为前提,循环往复,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的自然链。

  □杨清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