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如此诗情画意、良辰美景,也许等不了三五年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市的水系建设将逐步使之成为现实。
水是城市的灵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水让城市更美好。菏泽、临沂、徐州的做法都深刻地印证了这一点,对我市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开展城市水系建设,不仅有利于推进河流污染整治、美化城市河道景观、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还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提高了城市形象和品位。加快推进美丽焦作建设,凸显了市委、市政府的雄心和魄力,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整治“四廊六脉”、建设“三环碧水”、打造“五库六湖”、兴建“东西湿地”,形成贯穿东西48公里的水体景观、南北总长50公里的城市带状公园,打造“半城青山半城水”的山水园林之城、生态宜居之城,问题肯定很多,困难也会不少。但是,我们要知晓一个理,天上不会掉馅饼,大作难才会有大享受,不作难而获得享受,只是痴人说梦。
菏泽市委、市政府下大决心、下大力气,10年坚持,将赵王河改造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坚韧;临沂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手笔改造治理城市河道,积极打造具有北方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心和举措;老工业基地徐州市大力实施“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路更畅、城更靓”五大行动计划,多措并举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建设一批风光秀美、涵养生态的湿地公园和精品园林,在全国开创“石头缝里种出绿色森林”典范,将徐州打造成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的魄力和转型经验,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
对照先进找差距,自我比较找不足。与菏泽、临沂、徐州相比,我们在水系建设方面显然是落后了。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城市好的理念、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拉高标杆,提升标准,提高质量,加快进度,强力推进水生态建设和经济转型示范市以及美丽焦作建设。
力度速度要再提升。加快推进水生态建设,是解决目前我市水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福祉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的重要基础。看准的事情,我们就要义不容辞、毫不犹豫去推进,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力度去推进。水系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是一场硬仗,我们务必自我加压,加快工作节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科学施工,交叉作业,倒排工期,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度。进展慢的地方,有关单位、有关领导要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多从思想深处找原因,不能前怕狼、后怕虎,不能缩手缩脚,更不能以各种理由延误工期,拖整个工程的后腿。
组织领导要再提升。工作难工作难,领导肯抓就不难。只要领导重视了,领导力度加大了,领导力量加强了,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快速推进,就一定能尽快把自然资源转化为优势、转化为潜力、转化为动力。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政府、市场双向推动,想方设法解决建设中遇到的资金、土地等难题,不能畏难而退,不能为官不为。要坚持全市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十大建设”一线,深入工程建设现场,扎实推进水系建设。各县市区也要积极谋划推进各自的水系建设,真正与全市上下联动、共同推动。要加大对水系建设的宣传力度,激发上上下下的热情和激情,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参与水系建设的浓厚氛围。
打造泛舟河上、人水相依的宜居之城,打造碧波荡漾、河清水秀的中原明珠,打造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新焦作,是全市360多万人民的深深期待。当一任领导负几代责任,必须抱着对360多万人民和焦作明天负责的态度,把这一转型工程、民生工程、名片工程、百年工程早日建成、建好,造福焦作人民。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