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 通讯员李骏鸣、何京辉)11月16日上午,武陟县谢旗营镇庙小段村委会议室内暖意融融,河南国昌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梦彦正在给40多名村民讲解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内容和务工期间发生劳动纠纷以及工伤事故如何处理、哪种情形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并现场解答群众的提问。
此前的11月10日上午,该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春峰也深入基层,为该县龙泉街道及其所辖村的500余名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宣传课。张春峰在为党员干部系统讲解《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结合近年来发生在该县的数起乡、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职务犯罪的原因,并针对乡、村两级干部如何加强自律、提高自身预防职务犯罪能力,如何依法组织换届选举提出了指导意见。
这只是武陟县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建设“法治武陟”的两个镜头。今年年初以来,像这样为增强全县人民法治意识、依法维权的普法宣讲、送法下乡,正在成为一道道充满暖意的风景线。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依法治县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全面普法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开展法律‘七进’、设立群众工作站、一村一警、推行巡回法庭等措施,让法治在乡村、在基层、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扎下坚实的根基。”武陟县委书记闫小杏说。
大力推行法律“七进”,努力让干部群众人人懂法守法。今年6月份以来,该县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600余名法律专业人士,在全县15个乡镇(办事处)开展法律“七进”活动,通过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农户,选取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法律案例,分民主政治、经济纠纷、刑事犯罪、婚姻家庭、社会保障、诉讼维权等不同专题,让群众通过实际案例学法懂法。目前,该县已先后举办各种形式法律大讲堂300余场。
村村成立群众工作站,努力将矛盾发现和化解在基层。该县创新化解信访问题机制,自今年4月份以来,先后在331个行政村设立群众工作站,将一批懂政策、觉悟高、有威望、善做群众工作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军人充实到群众工作站,收集社情民意,宣讲法律政策,调处矛盾纠纷,筑牢了基层维护信访稳定的“第一道堤坝”。截至目前,该县各村群众工作站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1700多个,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600多个。
建立一村一警制度,保持社会稳定和谐。为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武陟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单位,以法律进乡村活动为主题,持续开展一村一警集中大走访活动。政法干警以宣讲、走访、排查为重点,普及法律法规,发现治安隐患,化解矛盾纠纷,正确引导群众理性维权。
推行巡回法庭,努力降低群众维权成本。该县推行的巡回法庭办案法,从“坐堂问案”到“进村入户审案”,将法律服务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以案释法,通过对身边人的法律案件全面公开审理,教育周边的广大群众,让司法成了“看得见的公正”。巡回法庭推行半年来,共巡回审判案件105件,巡回调解276件,就地接访85件,回访166件,执行158件,走访群众3300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多渠道的普法宣传教育,增强了武陟县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干部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明显增强。来自该县有关方面的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以来,该县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较去年增加了近1000件,治安案件下降了12%,刑事案件下降了6%左右,全县赴县上访总量同比下降27.8%,越级上访总量同比下降37.9%,赴市以上集体访总量同比下降42%。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