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向美尚善 德润武陟
责任是潜心为民的灵魂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换届心别涣散
论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作者:□王明全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建设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根本依据和遵循。尤其是目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多样多变,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不仅不能放松,而且必须加强和改进,弘扬优良传统,创新思路办法,把握着力点,开创新局面。

  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要位置。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我们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焦裕禄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崇高信仰、远大理想发挥着巨大激励和鞭策作用,让我们党走过90多年艰辛历程,写下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震撼”。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党的理想信念都是激励党员干部的精神动力。有的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人们都注重物质利益,讲理想信念不实惠,于是舍“义”取“利”,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冲在前面,对自己无利的事则躲得老远。殊不知,不讲理想信念,只讲实惠,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动力,我们的事业也就失去了旗帜和灵魂。有的人很有“理想”和“志向”,但他们的“理想”始终围“我”字转,事事以“我”为中心,搞自我设计,打个人的小算盘,时刻想的是“我”要当多大官,“我”要发多大财。为了自己“目标”的实现,不惜违犯党纪国法。其结果,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丧失理想信念就意味着背叛,意味着蜕化变质的开端。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宣传党的理论和思想路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集聚强大正能量。

  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实际。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群众工作。我们只有走在时代前列,体现时代特色,使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生机盎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突出的作用。我们要努力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与群众的距离近一点、感情真一点、心肠热一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言群众之所言、办群众之所盼,这既是实现党的宗旨的体现,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行动。

  实践证明,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事实上,群众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具体问题没有得到妥善或及时解决而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空洞的说教,群众势必难以接受,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中,坚持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好事,在办实事好事中贯穿思想教育,在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中教育引导群众,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创新。创新是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宣传思想工作取得突破、保持生机与活力的灵魂。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局势复杂化和文化多元化,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宣传思想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积极开辟新的途径,培植新的载体,探索新的方法,善于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和传播方式,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新途径。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和新媒体的来临,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在人际交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民意和社会心理。我们既可以通过网络来加强与干部群众的沟通交流,也可以利用网络来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要正视和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在网上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只有合上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节拍,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不断发挥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和事业的科学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