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资深烟民也盼“一律禁烟”,好给抽烟一个压力,给戒烟一个动力,给自己一个约束,给别人一个搪塞。
控烟,在中国已经说了N年,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6年在我国正式生效算起,也有8年光景。然而,这么多年的努力,全面控烟在中国仍然举步维艰。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公布了我国首部《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送审稿首先作出了明确规定。
(据《新华每日电讯》)
送审稿提出的“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相对于过去严格了不少。在一些人看来,资深烟民可能要愁云惨淡了。可事实未必如此,笔者身边的很多资深烟民就表示:好!好!好!
抽烟不好,不抽烟的人常能列出很多理由。比如,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72.9%的初中学生在家、室内公共场所、室外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中遭受二手烟侵害;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达136.6万,超过因艾滋病、结核、疟疾和伤害所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其实,谈及抽烟的危害,抽烟的人比不抽烟的人还要了解,更有切身体会,不要说这些相对空洞的数字,即便那些触目惊心的图片,抽烟者也看了不少。
真正不珍视身体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说个人健康是内部压力,那么,烟民还面临着诸多外部压力。且不说抽烟者在家里,特别是在子女面前常遭家人反对,即使在单位,也要经常面对女同事和不抽烟的同事的异样眼光。甚至很多单位因为抽烟,造成了许多“办公室矛盾”。
知其不好,为何为之?这就涉及到抽烟以及抽烟成瘾的不同原因上来了。有些人可能对烟草有着强烈的依赖,但也有不少人其实只是随波逐流,别人在抽自己为什么不能抽,甚至怕自己被朋友圈、关系圈孤立,所以才吞云吐雾。戒过烟的人都知道,戒烟最大的挑战“不是自己不是人,而是兄弟太诱人”。明明戒了一个月,结果在某个场合,看到别人吸烟,自己也忍不住了。很多人本来不想复吸,禁不住一帮人热情相劝。
戒烟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这与开车不饮酒一样,很多时候需要一个外部力量的约束。其实,对很多人来讲,过去也知晓酒驾的危害,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禁不住自己的侥幸心和别人的热情相劝。而当酒驾成了碰不得的高压线,也就有了开车不喝酒的最好理由了。
同样,如果抽烟不具备条件,甚至抽烟受到惩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得到落实,那规定既是约束,也是很好的戒烟理由,很多人就可能彻底告别抽烟生涯。其实,很多资深烟民也盼“一律禁烟”,好给抽烟一个压力,给戒烟一个动力,给自己一个约束,给别人一个搪塞。
有时,戒烟只需要一个理由。而“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则是最好的理由,如果这一规定得到坚决落实,戒烟进程会大大加快。此外,如果领导干部带头戒烟,办公室里的“烟雾弥漫”就会随禁烟风而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