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能源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把握时代脉搏 勇于创新发展
新能源,圆焦作整车生产梦
多氟多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客户需求促使LED工矿灯不断进化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握时代脉搏 勇于创新发展
——听李世江谈多氟多经济新常态
作者:本报记者 孙国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告别了简单粗放、不可持续的旧模式,中国经济所要适应的经济新常态,就新在“质量更好,结构更优”,这是中国经济适应阶段性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的必然选择。

  对此,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深谙多悟。尽管年逾六旬,但睿智的李世江博学善思。谈起经济新常态,李世江可谓侃侃而谈:当前,全球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与中国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高度融合,形成了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新常态特征。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李世江说,新常态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企业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将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在这场革命的浪潮中,多氟多勇立潮头,奋力拼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而今的多氟多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乱云飞渡仍从容”,应对好经济新常态之下的各种挑战。坚持改革精神、底线思维,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以沉着冷静的定力办好自己的事。李世江说,多年来,志存高远的多氟多重点研究了氟、锂、硅三个元素,实际上是研究了三个电池:铝电解槽电池、锂电池和光伏电池,并把对三个元素、三个电池的研究结合起来,在边缘交叉学科上前进一步,提出了新能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脉络,绘就了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国内外知名专家评价说,多氟多虽然由氟起家,却跳出了氟化工的领域,视野开阔,站在了很多企业都难以达到的高度,真正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的道路,是中国化工的骄傲。

  多氟多之所以能在短短十余年间取得跨越式发展,不仅在于多氟多人始终团结一心,更在于把握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始终坚持志存高远的发展理念及创新驱动的决心和信心。对此,李世江成竹在胸。他说,多氟多不仅要看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也要看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新常态,更要适应这种新常态,紧跟时代发展不落伍。具体到生产经营中,就是要创新产品制造、市场营销和资本运作三大模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适应新常态需要平常心,但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如何紧跟历史前进的脚步不掉队?李世江说,要重点围绕四个板块做好工作。一是传统氟化工板块。从为电解铝行业节能减排服务,到向电子信息产业、人类健康服务延伸。围绕这一明确的路线图,做大做强氟化工板块,将是明年的一项中心工作。二是锂电池板块。多氟多将整合更多资源,围绕锂电池及其原材料和电动汽车的研发,促进产业发展。三是晶体硅板块。目前,多氟多已与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公司、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中国英利集团以及焦煤公司开展合作,利用多氟多独特的技术优势,共同建设晶体硅项目;未来将继续扩大规模,延伸光伏产业链。四是电子信息板块。正在实施的电子级氢氟酸、玻璃减薄、电子触摸屏等项目,就是一种典型代表。多氟多将围绕电子信息产品健康化,在“两化融合”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转型升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可能一蹴而就。新常态下,有“新”有“常”。“新”意味着升华超越、再创格局;“常”则要求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李世江说,虽然目前多氟多仍处于打基础阶段,但找到了道路,就不怕遥远;找到了方向,就不怕迷茫。多氟多要做一个有心的企业,学习推广精细化管理经验,锤炼自我、提升自我,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保持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助跑企业腾飞。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