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您好,俺家养的猪前不久刚添了一窝小猪崽,怎样才能使它们安全过冬呢?”在孟州市畜牧局前不久举办的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培训班上,一名饲养户在自由提问环节,急切地向专家问道。
“我们对此一般可以采用铺设草垫、热源取暖、红外线保温灯和安装远红外加热保温箱等保暖方式,还可以让技术人员现场查看后,帮你选择一个最适合的办法。”专家解释道。
“这次授课的专家是我们专门从省农科院聘请的,主要为饲养户讲解生猪健康饲养、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全株玉米青贮、TMR应用技术等畜牧业主推技术。”孟州市畜牧局助理畜牧师张志国告诉记者,聘请省里的专家对饲养户进行技术指导,主要是为了让技术人员与饲养户“绑定”,对饲养户进行一对一且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昨日,记者还采访了孟州市雷红饲养场,该饲养场新建成的400立方米沼气池、100立方米的沼液储存池已经完工。
“这个项目可以将这里2000头猪的粪便变废为宝,不仅能产生沼气,经过沼气池发酵的粪便还是优质的有机肥呢!据估算,这里一年可以产生沼气20000立方米,生产优质有机肥5000吨,可以让附近村的80多户农家用上沼气,每年能为农户节约燃煤费用3万多元。”雷红饲养场负责人行立明说,该市实行一对一技术指导模式后,畜牧专家不仅从饲养技术上给他们帮助,还经常指导他们用新的饲养理念对饲养场进行改造升级。
“技术人员三天两头往我们这儿跑,为我们进行技术指导。这不,俺这个饲养场今年出栏生猪4000多头,实现销售收入600多万元呢!”行立明高兴地告诉记者,“此外,新建的沼气项目也产生了可观的利润,可以说,我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啊!”
“今年,孟州市大力实施‘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不仅在项目建设上对饲养户进行补助,还在技术上跟进,实行了技术人员‘绑定’饲养户的方式,对饲养户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此外,孟州市还通过开展上门服务、定向服务、组织参加技术培训和观摩等方式,为饲养户提供生猪饲养场标准化建设、生猪健康饲养、动物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张志国说,目前该市已有80余名技术人员与11个科技示范场户、60个饲养户和1个示范基地实行了一对一绑定模式,将更好地为饲养户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