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四项制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市直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图片新闻
空调取暖走进农村中小学
举办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知识竞赛
举行成建制小学校长信息化素养大赛
图片新闻
完善“四位一体”学生资助体系
青年志愿者为特校捐赠爱心衣物
“蜗牛居”的故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蜗牛居”的故事
——记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新教育实验教师王志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李 非

  2011年8月27日,她早早地站在教室门前,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她看着他们的眼神,思考着怎样才能为学生的今天和明天担负起责任?她就是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新教育实验教师王志芳。

  她和孩子给他们的教室命名为“蜗牛居”。也许每个孩子都不起眼,也许每个孩子都平凡如蜗牛,她相信在这三年的生活中,孩子们执着前行,必能抵达理想的彼岸。她组织孩子设计班徽:执着的小蜗牛,高昂头颅,身上背负着满载知识与智慧的书籍,目光坚定,从广阔的天地出发,乘着片片绿叶,快乐地飞向属于自己的蓝天。她赠予班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仰望深蓝的天空,颗颗亮星,熠熠生辉,那璀璨的世界是孩子们的渴望;俯瞰辽阔的田野,脚踏实地,步步前行,美丽的梦想最终会开出朵朵灿烂之花。

  苏霍姆林斯基最担心的是自己不能觉察、理解和真正感受到从儿童变成少年的那一时刻,那一刹那的瞬间。她希望自己也能如苏霍姆林斯基一般,见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为之喜悦。

  从孩子们踏入这个学校开始,她就用相机记录下他们每一个珍贵的成长瞬间:不必说班会课上的厨艺大赛,不必说师生相伴郊外游玩,也不必说体育课上的操场学跳舞蹈,单是那次雪地嬉戏就幸福无比。于是,教室里、操场上、柳树下、小河边、山道旁……都留下孩子们成长的脚印。

  教室里的生日祝福是新教育实验中的一个特色,它体现的是教师对每一个生命独一无二的关注。每当一个孩子的生日来临,她都精心挑选孩子日常校园生活中最精彩、最难忘的照片,配上背景音乐(选取一些旋律优美的歌曲),时长一般为6分钟。每张照片定时为7秒钟,一般需要五六十张照片。照片最后是一段文字,是她最想对孩子说的话。

  每天清晨,当孩子们走进校园、走进教室的时候,她就会早早地守候在教室里,把轻柔美妙的音乐打开,在音乐中吟诵一首首美妙的诗歌。诗歌晨诵、《论语》晨诵和独有的晨诵内容都让孩子们沉醉其中。她最喜欢把孩子们美丽的照片配在诗句旁,结合诗歌的内容,吟诵起来有更深的体味和别致的情趣。当诵读食指的《相信未来》时,她就把班内所有女孩子在海棠树下拍的照片嵌在诗歌里,花一般的少女忘却了最初的羞怯,沉浸在自己的倩影和诗句共创的意境中。

  阅读意味着改变。伟大的书籍如此神秘、博大、深邃,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走向书籍。她给孩子们赠书,和孩子们共读,和孩子们一起写作。为了不断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她让读书达人在“天天成长课”上作读书报告。孩子们对读书报告热情很高,也乐于把自己的读书感悟介绍给大家,小听众也获得了许多知识。初期的尝试、探索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她相信孩子们的表达会更上一层楼,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再次高涨。

  三年的相伴生活,她翻阅着孩子们的张张照片,品味着孩子们的篇篇习作,如同摩挲这过去的一个个日子。曾经的惊喜与欢笑,曾经的眼泪与疲惫,她觉得更多的还是遗憾。当看到孩子们离去的背影时,她的心里还有一丝欣慰:三年里,他们师生的生命并没有虚度,她相信孩子们看到了更远的前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