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方、林成行、河水清、家禽旺……
日前,记者在博爱县磨头镇采访时看到,许多原本只能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如画美景,如今却成了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的又一个亮点。“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治理农村垃圾,还要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作为重点工作,这样才能彰显出乡村的整体美。”磨头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沿着乡间道路,穿梭在磨头镇的各个村庄之间,无论是道路两侧,还是农田周围,处处都能看到整齐栽种的树木;一块块整齐的农田,被一行行树木映衬着,显得乡村整洁而有序。
“建设美丽乡村和创建森林城市是我市的两项重点工作,我们积极探索如何将两项工作结合起来,把植树造林作为美化乡村环境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打造‘美丽磨头’取得了新的突破。”该镇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年初以来,磨头镇采用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绩效考核、栽活一棵树,镇政府奖励村里1元钱等办法,不断提升各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共完成植树造林6.8万株,成活率达90%。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该镇西张赶村,该村村西头的一条小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两米宽的河水清澈见底,鹅、鸭子等家禽在水中嬉戏,河道两侧看不到任何杂物。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想象该镇会有如此美丽的田园风光。
这里为什么会有如此清澈的河水?原来,磨头镇曾是我市有名的竹园水乡,辖区内自冒泉水丰富,这条河里的水就是从上游泉眼里流到这里的。
“以前,村里的环境卫生不好,村民家里的生活垃圾都往河道两侧倾倒,到了夏季,不仅河道气味难闻,就连家禽都不下水了。现在,环境卫生治理好了,河水变清了,家禽也能下水嬉戏了。”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清理了河道两侧的垃圾后,这里的环境卫生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外,建立环境卫生治理的长效机制,同样是磨头镇今年主抓的一项重点工作。记者在该镇东张赶村采访时看到,村里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看不到一点垃圾。在村内的4条主要街道上,分别摆放着一个“移动垃圾池”,用于收集村民家中产生的生活垃圾。
“以前,垃圾没处倒,乡亲们只能随地乱倒,干净了自家却脏了全村。如今有了这个‘移动垃圾池’,大家倒垃圾可方便多了,村子也比以前干净多了。”东张赶村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磨头镇还根据各村的基础设施状况,研究确定各村的街道、排水沟、道牙、绿化池等基础设施的修缮、建设工作,按照美丽乡村市级示范镇的标准确定工作标准和工作量,累计投入600余万元,并对各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给予50%的资金补贴,保证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上档升级,加快了磨头镇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的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