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适应社会新常态 弘扬法治正能量
新常态下更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我国将支持涉农电商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
要继承和发扬优良家风
假扮驴友乞讨骗钱遭暴打
以娱乐心态看“红包大战”
不能满足于“一票难求”成为历史
“低头”返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假扮驴友乞讨骗钱遭暴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月7日,小杨又被带到了派出所。这次,他承认自己假扮驴友乞讨骗钱,根本不懂什么是“骑游”。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华西都市报》记者联合成都电视台记者,对小杨等6人的行乞团伙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们通过托运,将自行车从贵州运到成都,在驮包里装满卫生纸冒充落难驴友,在成都街头连续行骗。“生意”好时,两个小时就有10多位车主行善,最少50元,多则数百元。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指尖上的沙:很多城市都出现过这种类型的乞讨人员。现在,人们都增强了警惕性,而骗子也绞尽脑汁,变换花样地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行骗,扮成驴友乞讨骗钱是“换汤不换药”。我真想问问那些年轻人,你还有一点廉耻之心吗?

  @方鸣1121:拿着行善人的同情心来浪费,等到他们真的落难了,恐怕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珍惜诚信资源吧!

  @秋泉12:单纯从行骗的创意而言,这个行乞团伙的智商不可谓不高,但为何他们不把聪明才智用在工作学习上呢?做人做到此种地步,这样的行乞团伙真的很可悲!

  @江南名茶的茶叶哥:新年新气象,乞讨出现新花样。小杨有如此这般的高智商,不如在自己动手创造价值上做文章。

  @卓大爷326:职业行乞不仅打击了好心人的积极性,同时又增加了落难人寻求帮助的难度。

  @胜平王大头:真正的驴友一般不会上街乞讨,若遇到困难,他们会向驴友、家人或熟人求助。从外表看,真驴友因长时间暴晒和骑行,皮肤黝黑,面容、衣服、车子大都比较脏,且不会携带像宣传纸一样的东西。如果发现“骑士落难”等可疑的行乞人员,大家可向警方举报。

  @z531312762:有善心是好事,但是,如果大家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施善行,则可能助长个别人的惰性。

  @芳心云天:善良之心人皆有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施助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在行乞者面前,善者不要急于施助,应该多长个心眼,只要多盘问、试探,骗子终会露出马脚。一旦我们发现行骗者,应立即报警,不要再让更多善良的人上当受骗。

  @惟妙惟肖X9:无论假乞丐以何种身份行骗,都是对公众同情心的最大伤害。建议公安机关和城管部门对此类事件从严查处,也希望公众不要因骗子的行为而丢掉自己的善心。

  @秋泉12:媒体人要多一些担当意识,多揭穿这些人的行骗伎俩,让大家在行善的同时擦亮自己的眼睛。

  @吝时工:如今,行骗花样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善良的人们需要睁大眼睛,不能让自己的爱心满足骗子的贪心;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净化社会风气。

  @悠然阿朵:装穷装惨装落难,千里之外去行骗;身强力壮不学好,无耻行径需法办!

  【下期话题】

  当“火红鞭炮”

  遇上“绿色春节”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往年过春节因为人们过度燃放烟花爆竹,空气中的年味儿已然有些变了味儿。今年,上海市东华大学绿手印环保协会在网上发出了环保过大年的倡议,倡导人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欢庆等。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