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凝心聚力推动转型升级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准备就绪
图片新闻
沁阳: “两降一增”惠民生
专家支着到田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沁阳: “两降一增”惠民生

作者:本报记者 杨仕智 本报通讯员 王长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沁阳市财政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该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16%,“三公”经费下降40.5%,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增长4%。

  “两降一增”是沁阳市委、市政府坚持民生优先执政理念、心系百姓的真实体现。过紧日子保民生,已经成为沁阳财政支出的新常态。即便是在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总额达16.2亿元的民生支出,占该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6.3%。

  “在推进沁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人民幸福作为根本追求,把民生改善作为衡量发展质量的终极指标。”沁阳市委书记魏新洪说。

  保障民生的巨额支出都用到哪儿了?

  沁阳市是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而用于承办大型赛事和全民健身的体育场所是个“短板”,与之不相适应。去年,该市投资2亿元兴建了功能齐全的体育中心,不仅精彩承办了第十二届省运会的篮球与跆拳道比赛,而且还纳入全民健身体系,推动了该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看病难、看病贵,是广大群众最迫切、最盼望解决的事。沁阳市作为全国县域综合医疗改革试点市,把致力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去年,该市医疗机构零差率销售药品7962.08万元,让利群众1325.56万元;所有公立医院为群众提供“先住院,后结算”3.05万余人次,占入院人次的63%,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9%;全面建成6所卫生院综合服务楼工程,新开工建设人民医院病房楼、公共卫生综合服务楼及16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等项目。该市将“心脏支架置入术后”纳入城镇居民慢性病病种报销范围,解决了心脏病患者支架术后长期受高额医药费困扰的问题,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不让一户困难群众落伍,这是该市对困难群体的承诺。去年,该市在财力趋紧的情况下,以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困难群众收入为目标,扎实开展城乡结对帮扶、访贫问苦等活动,投资1.47亿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792件次。在完善城乡救助体系方面,去年,该市农村居民新农合参合率达9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22.6万人;城乡低保人均月保障标准分别由焦作市规定的每人每月350元、180元提高到400元、230元。去年前10个月,该市共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高龄补贴等各类资金8064.8万元。去年,该市还对536名困难学生进行救助,救助金额近100万元。

  教育优先、保障就业,都是沁阳市委、市政府去年承诺要办好的实事。

  该市投资714.7万元,对11所学校改扩建校舍6486平方米,投资4000万元的新实验中学二期工程接近尾声。

  针对返乡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复转军人、城镇失业人员、初高中毕业生等就业群体,该市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在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供就业、创业的舞台。去年,该市新增小额担保贷款7067多万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88人,城镇新增就业7069人,下岗失业再就业3046人,成功创业600余人,带动就业2530余人。①3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