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韩愈的昌黎之情
爱恨的角度
赏极光
我的大山情结
愿无岁月可回头
《红楼梦》里的植树经
苗岭春早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愿无岁月可回头

作者:□闫少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5年的第一天清晨,当我打开网页,看到手机屏幕上蹦出这样一个美好的期许——愿无岁月可回头。顿时我的整个心都是暖暖的,感慨颇深。

  刚毕业的那段日子,现实跟理想的巨大落差压得我喘不过气。当我觉得无法掌控,无法放弃,又无法前进时,就索性选择了逃避。那时我比任何时候都希望回到从前。我承认自己有校园情结,学校给了我一段做梦的时光,一段可以穿越漫长的岁月依然新鲜的回忆,一段曾经年轻和美丽的见证,这也是我当初选择一中的一个原因。记得那天在面试结束后,我专门去看了看我高中待过的教室,然后在老一中那杂草丛生的旧操场上坐了半个下午。我已经不太记得我在那儿都想了点儿什么,也许我想在那里为自己的青春找到一个安放的角落?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当时的我还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憧憬中,没有明白,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而只有懂得放开怀抱,才能真正做自己。

  后来我被一中录用了,但生活有时就像一部动画片,欢乐上场,突然结尾。我根本就没有想象中的快乐,于是日子虽然仍在一天天沉浮着,可是那些梦幻的憧憬忽然而然失去了原有的诱惑。慢慢地我开始反思自己,悟到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与这个梦想相匹配的机遇和土壤,我不能再背负着那个已经不太可能的理想折磨自己,必须有新的方向。于是我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身上,我发现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本来就是一种梦的延续。

  时至今日,教师这份职业赐予我最大的荣耀与感动就是我能看到你们一点点地进步,一点点地绽放。在你们最芬芳的岁月里有我同行,在一个合适的机会,或逆着夕阳,或乘着夜光,就这么安静地给你们讲讲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分享一下不同阶段的喜怒哀乐,交流一些我失败的经历和成功的体会。

  虽说有些弯路是只有走了才能记住,但我还是希望在这关键的时期能少一些无谓的牺牲。小朋友们,在这些体会里我尤其想说的就是少给自己一些后悔的机会。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是几年之后你们说“如果当年……那现在也许就会……”人们总是喜欢用“如果、也许”之类的词来对已经发生,再也改变不了的事情假想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或者说美好的结局。可事实上,生活根本不会有“也许”,它的公平和残酷都在于没有岁月可回头,所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从现在开始要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代。

  人是种很奇怪的动物,当你自己想给自己一个交代时,你会有用不完的劲儿。所有的外力都抵不过那股发自内心的动力,这大概也是我很少强迫你们必须要做什么事情的原因。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问自己“能不能”,只需流最热的汗,用最真的心。这样纵使我们最后输得一败涂地,我们也能在结束这段旅程的时候,没有遗憾,坦然地说一声“再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