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许烧饼
绞胎瓷在中国(淮阳)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精彩亮相
李太兰怀梆戏艺术讲座举办
正直稳定中的民族特色
休闲去哪里 七贤民俗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绞胎瓷在中国(淮阳)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精彩亮相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杨丽萍(左一)在察看柴战柱开发的绞胎瓷作品。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本报讯(记者王龙卿)在3月21日开幕的第六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我市的绞胎瓷精彩亮相,并受到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好评。

  第六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由省文化厅、周口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社会”。展演活动以12个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表演类项目为主,主要表演形式有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等,展演分6场,共有2个联合国项目、22个国家级项目、10个省级项目、22个市县级项目参加展示活动。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阳峪绞胎瓷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柴战柱到现场进行演示。杨丽萍在参观时说,她十分关注绞胎瓷的挖掘和发展,当阳峪绞胎瓷手工制作技艺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升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说明其特色明显。过去绞胎瓷作品略显粗糙,柴战柱现在开发的绞胎瓷作品十分精细、美观,亮度好。她希望进一步抓好绞胎瓷研发,弘扬传统文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