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许烧饼
绞胎瓷在中国(淮阳)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精彩亮相
李太兰怀梆戏艺术讲座举办
正直稳定中的民族特色
休闲去哪里 七贤民俗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太兰怀梆戏艺术讲座举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李太兰在演示怀梆戏演唱技巧。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本报讯(记者王龙卿)3月22日,由博爱县怀梆协会主办的李太兰怀梆戏艺术讲座在博爱县举办,该协会成员100余人参加

  李太兰退休前任焦作矿务局豫剧团团长,是中国戏剧协会河南分会会员。在讲座中,李太兰介绍,怀梆是我省古老稀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因其发源于明朝怀庆府一带,故称怀梆,亦称“怀庆梆子”“老怀梆”。怀梆始于明末,清朝成形,民国时期成熟,有300多年历史。它属于梆子腔体系的稀有剧种,长期流行于民间,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它的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在演唱、表演等艺术上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上演的剧目多为双生、双旦、双花脸,深受豫西北及山西南部一带群众的喜爱。由于怀梆属梆子腔体,演唱时须用枣木梆击打节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兼长短句,上下对应,合辙押韵,结构基本规整。2006年5月20日,怀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怀梆的艺术形式独特,因此加强怀梆剧种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我国梆子声腔剧种体系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戏剧史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因怀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出现演出市场低迷、演员跳槽等严重现象,整个剧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