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明年,还回家乡过春节
又是桃花一年春
童 年 凶 猛
图片新闻
槐 花 香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是桃花一年春

作者:□樊树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由于工作的原因,近来我忙得连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了。陌上桃花灿然怒放了,我竟然毫无知觉,忽略了这一个属于桃花的春天。

  那天中午,坐车回农村的老家。车子刚驶出城区,昏昏沉沉中,只见公路旁的园子里,十几株桃树正绽放着美丽的粉红色。于是,我停下了车,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进园子里,桃花挨挨挤挤,一簇一簇地开满枝头,散发着淡淡清香;粉红色的花瓣,黄黄的花蕊,美艳至极。定睛细看,只见有的桃花像羞涩的女郎,低眉颔首;有的像顽皮的孩童,憨态可掬……又是桃花一年春,此时此刻,春天已经占据了我整颗心。

  桃花是春天的魂魄,更是自古至今无数文人骚客、多情公子念念不忘的精神归宿。

  桃花的美,可谓惊世骇俗、引人遐想。说到桃花,大家也许首先想到的是唐人崔护的诗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树红艳如火的桃花、一个娴静如水的女子,千百年来构成了人们心底的那幅图画,令人神往。

  其实,桃花之所以能在春光中占尽风流,缘于其“浓到极时方转淡”的那一抹艳色,缘于其“美到极致、便成苍凉”的余韵和缺憾。

  桃花是大俗大雅之物,“桃之简静、桃之轻灵、桃之凄婉、桃之妖媚”不知舞动了多少春光,留下了多少浪漫从容的叙事。

  桃花,可以言志,昔日那风流倜傥的才子唐寅,就是个以桃花来述志的聪明人:“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下坐,酒醉还在花下眠……”那一分怡然自得的气派,纵使“天子呼来不上船”恐怕亦不如此逍遥洒脱。可是同样楚楚动人的桃花,在林黛玉的眼中,却是另外一种景象:“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这是《红楼梦》第七十回书中写到时逢初春时节,大观园群芳又萌动了诗兴,黛玉作这首《桃花行》,这是继《葬花辞》之后,她作的又一首顾“花”自怜的抒情诗。书中说,“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当此风流云散之际,黛玉发此哀音,落入一向怜香惜玉的公子眼中,自然倍感伤感。桃花也曾让帝王为之动容。相传顺治帝的董鄂妃善用桃花做糕点。一日,董鄂妃为顺治奉上了一盏清茶,碧绿如玉的茶水上漂浮点点桃花,令龙颜大悦,随即便为此茶命名“笑春风”。一时,朝野闻名。

  桃花一度,几近伤魂。冷雨斜飞,点点滴滴浸花蕊。桃花,你即将随着冷冷的冰雨香消玉殒。“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的落寞与寂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悲喜与淡定;“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的惆怅与煎熬……这都是关于桃花纷谢的诗句,也是一曲曲春天的挽歌。也许,正是这一句句书写了桃花的缱绻风流。

  一场桃花的盛宴,从开始到落幕,正是春天走过的脚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