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近日在北京举行。作为北京科技周的分会场,一场主题为“环保新动力,一起轻生活”的新能源汽车试乘试驾系列活动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开幕。40余名提前报名的市民来到这里,试乘了10款新能源汽车。据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介绍,该市将研究新能源汽车减免停车费、过路费等鼓励政策。 (据《新京报》)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是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来看,相对于传统的燃油动力汽车对大气和环境带来的污染,新能源汽车无疑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政府和公民都需要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虽说近年来我国已经有多家汽车企业相继研发、上市了多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仍然很低,未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一组数据为证: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私人拥有的新能源汽车仅为4000辆,还不到全市500多万辆汽车的一个零头,从大数据的角度看,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低,除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缺乏认知和体验外,最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尚没有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兴趣。比如,当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新能源汽车时,最关心的是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特别是相对于燃油动力汽车而言,购买新能源汽车有哪些让人垂涎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既可以是价格上的优惠,也可以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税费优惠,亦或是日常通行、停车的现实优惠政策等。作为人们生活中的新生事物,新能源汽车在没有得到大众全面认可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政策支持和帮扶,普及起来显然困难重重。
我们应该为北京研究出台新能源汽车减免停车费、过路费等鼓励政策点赞。推广新能源汽车,政府不能袖手旁观,让车企自己想办法、闯市场。既然城市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普及新能源汽车,我们就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其支持与保障。推广新能源汽车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需要相关车企加大宣传和自我推介力度,更需要消费者在为社会环保事业作贡献的同时,自己也得到相应的实惠。如此,政府才能充分调动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让新能源汽车更多、更快地进入千家万户。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辞旧迎新的过程。笔者认为,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如果不淘汰旧的机动车,新能源汽车也不可能顺利入市。笔者希望政府在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政策优待的同时,在淘汰、置换旧汽车时也给一些优惠政策。目前,许多家庭的第一代、第二代汽车已经使用多年,相当部分车辆逐步进入到“退役阶段”,如果国家在这些环节多给点政策实惠,一定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信箱:jzrb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