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们电工组解决井下防爆开关不跳闸的生产难题,为矿上节约材料支出3万多元,真服了你们!”
“你们修槽组也不赖,先后完成了大链、过节、挡煤板等修旧利废11项,节约资金4万元,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
小班组创出大效益,细微处抠出300万元。这条消息最近在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不胫而走。创出这么大效益的并不是什么能人,而是该公司机电队机修班的职工。
近日,当记者来到该公司采访时,该公司机电队恰好在举行修旧利废讨论会,机修班的职工正在热烈讨论交流节支降耗经验。据了解,像这样的讨论会在机修班每月都要召开一次。
随后,记者走进机修班大院,只见院内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机电设备,有些设备已经锈迹斑斑,有的是千疮百孔,但在这里却都是宝贝,肩负着全矿机电设备修理任务的机修班20名职工,经常在这里变废为宝,节约了大量成本。一名职工告诉记者,该班每年所要修理的机电设备就要达270余种。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该公司机修班坚持“废变宝”“坏变好”“旧变新”的原则,通过科技创新、修旧利废等活动,去年共完成修旧利废300万余元。去年3月份,该公司要对副井井口采用液压折叠式安全门,整套购进需要资金约10万元,修理班职工凭着图片自己琢磨,摸清了折叠式安全门原理,1个月时间完成了对副井安全门的改造,不仅降低了生产投入,而且提高了安全系数。
在加大修旧利废力度的同时,机修班将过去彻底损坏的减速机、水泵、电机、风机、开关等,重新从废设备里挑出来,采用组合的方法,将同型号拼凑,去年以来共拼凑减速机15台、风机8台、水泵10台、防爆开关20台、大小电机20余台,为公司节约资金60余万元。在自制配件方面,机修班坚持能加工的决不购进的原则,先后加工了固定节、保险杠、无极绳绞车轮盲轴等大小配件,并针对空压机冷却水温度高的情况,自制了小型冷却塔,使冷却水温度大幅度下降,每年为公司节约修理费、水电费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