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9月了,各大高校将陆续开学,一大批新生也将迈入大学校门。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如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了学生的“标配”,装备全套电子产品的花费可以轻松过万。对此,家长也很无奈。一方面,这些产品都价格不菲,对学生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一方面,有报告显示,由于沉迷于电子产品,缺少室外运动,很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不如中学生。
(据《央广网》)
多年寒窗,孩子终于考上了大学,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话,给孩子买一些电子产品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也跟风消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就值得商榷。
其实,这些中、高档电子产品没必要成为大学生的“标配”。现代大学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打电话有公共电话,可以不买智能手机;使用电脑有微机室和电子图书室,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需要。相关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大学生的电脑主要用来娱乐,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相当有限。
现实中,大学新生“普及”电子产品也容易造成孩子之间形成攀比之风,把“开学消费”变成“开学浪费”。曾有媒体报道称,华北师大一名女生逼父母买电子游戏装备,还声称不买“苹果”三件套就不上学,反正学费已缴,让父母后悔去吧。出现这样的雷人事件值得公众反思。
笔者认为,对于类似问题,家长和校方是时候该管一管了。虽说购买什么样的电子产品是每个家庭的自由选择,但很多家长在为孩子购买电子产品时,往往忽视了消费的合理性。现实中,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合理消费,不能过度溺爱,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味纵容只会影响孩子心灵的成长。
考上大学即将步入新生活的孩子们,更应当艰苦朴素,节俭勤劳,奋发进取,在大学期间不应该沉迷于“电子世界”,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到学习和生活中,有了扎实的知识和健康的心灵才能报答父母,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