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近日,山阳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教育名区战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实施“教育名区”战略,助推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意见》指出,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打造一批廉洁正气、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名校长和名师,培育“志如山、气如阳”的山阳学生群体,构建厚重简约的教育文化,形成山阳区独具特色的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体系,营造让校长有成就感、教师有幸福感、学生有荣誉感、家长有认同感的优质教育环境。
《意见》明确,要抓好9个方面的举措:一是加快学校建设步伐。2~3年内新建1~2所标准化中小学,建设1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民办学校,新建1~2所规模较大的优质幼儿园。二是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实施学校校舍、运动场、信息化三大改造提升工程,建立校舍安全年检制度,2018年年底前将完成全区学校运动场塑胶改造任务,2017年将建成在全省领先的信息化应用体系。三是培育发展优质学校。推进集团化办学,建立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发展机制,加强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合作,实施学校特色创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升校长管理能力,培养“专家型、学者型、实践型、智慧型”校长,强力打造一支责任意识强、办学理念新的校长队伍;建立校长后备干部库,选用、选聘优秀人才;完善校长任期制,实现校长交流的有序化、常态化。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教育,打造品德高尚、学问深厚、思端行正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加大教师交流力度,促进城乡学校教师互动交流;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每五年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培育一批山阳名师;建立教师电子健康档案,每两年进行一次系统体检;设立专项救助资金,对家庭困难的教师提供有效帮助。六是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创新德育方式,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开展“阳光少年”评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专项救助基金,实施“山阳圆梦”救助工程;建立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实现永久保存和在线自查;建立毕业生信息库,架起山阳学生与母校间的桥梁。七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改革理念,鼓励学校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质量,全面提升教育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八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经常性安全自查和专项督查机制,开展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培训,确保校园师生安全。九是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廉洁招生、阳光招生;严格职称评聘程序,公平对待每一位参评教师;建立完善项目建设实施程序和廉政监督机制,对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等进行全程监督。
《意见》强调,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确保生均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加。开展年度最佳校长、最佳教师、师德标兵和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对连续3年或累计4年获得年度最佳校长、最佳教师的人员授予“功勋校长”“功勋教师”荣誉,并发放特殊奖励。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表彰和奖励成绩突出的学校和年度最佳校长、最佳教师、师德标兵以及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