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科技创新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资本释放创新创业能量
怀玉5288实测亩产1170.2公斤
陈科:创业路上不停歇
图片新闻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
赵安澜:探索成就科学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

作者:□景国红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实施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是我市面向经济新常态、抢占竞争制高点和实现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是培育我市新的增长动力和优势的关键。目前,工业科技创新规划引领欠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衔接能力较弱、高端人才缺乏、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不足是制约我市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四大困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加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规划是龙头、总纲和引领,必须坚持规划先行、顶层设计。为此,特提出以下想法和建议。

  一、加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

  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规划,将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的全新规划。之所以这样定位,不仅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理论、发展模式、发展评价标准等都发生或将发生重大变化,还将面临“六期融合”的机遇和挑战。所谓“六期融合”,就是我市正处于经济增长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社会矛盾凸现期、环境治理紧迫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尽管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其内涵和条件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紧密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制造2025》《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等国家重大战略政策和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坚持“有所不为、突出重点”的原则,在促进产业发展、集聚创新人才等方面系统规划布局,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二、加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需要坚持遵循的原则

  (一)突出融合发展。抢抓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工业科技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加快工业化、信息化与科技服务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大力开展开放与协同创新,提高创新资源的集成综合利用效率,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

  (二)突出以企业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扩大企业在政府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有效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平台建设力度,提高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引导支持企业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主体、公共服务网络为方式、产学研用密切结合为方法的科技创新体系。

  (三)突出以人才为科技创新的关键。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创新作用,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使用、激励保障、配置流动等政策体系,加强科技人才培训、交流、咨询和法律等配套服务,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四)突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坚持“政府主导、专家编制、群众参与”的原则,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改变政府部门内循环模式,进一步发挥外脑智库专家学者的咨询作用,提高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规划一旦审定,就要认真执行和评估,真正落地。

  三、明确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端化的跨越发展至关重要。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促进工业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绘制我市工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路线图”。

  建议我市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是: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和工业强市战略,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抢抓产业转移和新一轮产业变革“两个机遇”,强化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着力扩大优质增量,调整优化存量,突出创新驱动、集群集聚、智能转型、绿色发展,突破一批关系全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不断提升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建立集聚度高、竞争力强、带动力强、吸纳就业能力强、资源环境友好的现代工业体系。

  四、抢占制高点,寻求突破,打造焦作“智造”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我市的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矿山机械、造纸机械等传统制造业,总体来看偏向低端制造范畴,需要加快由低端制造向中高端智能制造转型。

  顺应新一轮技术革命趋势,把智能装备作为带动我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应用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以装备产品和装备制造智能化为重点,积极实施“互联网+”智能制造行动,推进设计制造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等模式创新,加快矿山装备、工程装备、造纸装备、基础件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智能化改造,积极发展智能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造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2015年7月10日,《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实施。要抢抓机遇,对照国家政策和标准条件,围绕专业化、系统化、模块化、规模化和轻量化的要求,坚持自主研发与战略合作相结合,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电机及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实现以零部件生产供货为主向系统和模块化生产供货为主转变,打造全国重要的纯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基地、整车生产基地和研发配套服务基地。

  五、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

  (一)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具有替代性、创造性、低碳性、平台性和普惠性5个特点,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建议按照创新引领、消化吸收、重点突破的思路,以终端应用为方向,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力争经过5~10年努力,使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二)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

  食品工业。依托优势品牌带动,做大做强粮食、怀药、肉制品、乳制品、造纸及纸制品等精深加工产业链,打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功能食品和造纸及纸制品产业集群。

  化工产业。以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为升级方向,加快推进煤化工、盐化工和氟化工由原材料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能源工业。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推进电力企业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在生产装备、过程控制、物料管理等环节的集成应用,发展洁净煤发电技术,建立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支撑系统。

  铝工业。大力推进铝精深加工,提高铝加工层次和产品附加值,促使我市实现从原材料基地到终端产品生产基地的转化,打造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的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作者为市政协常委、市发改委综合科科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