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一些注重养生的人就开始着手制订冬季养生计划。对此,市中医院专家表示,冬季养生要趁早。
“从立冬开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古人说,秋收冬藏。所以,冬季养生要及早,慢慢进行,达到‘养藏’的目的。”市中医院内二科主任赵金岭告诉记者,“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立冬补冬的习俗。根据古训,冬季养生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应少食生冷之物,一般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物,还要多吃新鲜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维生素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说到冬季养生的注意事项,赵金岭说:“在冬季,人们要注意避寒就温,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导致闭藏的阳气频频耗伤。这就是冬季闭藏养生的最关键之处。具体说,就是冬季应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另外,虽然冬季天气寒冷,也应在白天气温较高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除此之外,冬季养生还要因人而异,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以及中医养生原则,要做到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
对于冬季如何进行体育锻炼,赵金岭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冬季晨练的时间可以适当推迟,做到见太阳才运动。户外活动应选择在9时30分至16时进行最为适宜,可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但要防止运动过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体微热为度。”
最后,赵金岭特别提醒,冬天是天寒地冻、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精神调养上力求其静,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如果出现悲冬伤感的情绪,要多参加娱乐活动,如跳舞、画画、练书法、欣赏音乐等,这样可以消除低落情绪,振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