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新年伊始,示范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坚持“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总要求,主动认识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践行开放、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一体两翼”、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突出投资拉动,做强主导产业,抓好载体建设,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功能配套,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示范区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承接、用好上级下放权力,提高政府服务效能;运行好行政服务大厅,方便创新创业;突出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突出抓好财政体制改革。强力推进产业招商。围绕“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十大重点领域,力争签约引进一批大个头工业项目、高成长科技项目。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组团参加主题招商活动,至少签约引进两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围绕高成长服务业发展,开展互联网专题招商,引进一批物流、电子认证等配套电商产业。围绕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引进一批社会养老项目。盯住城市功能区精准招商。围绕城市水系综合开发,积极引进战略投资,签约实施一批文化旅游地产、“城市会客厅”、城市综合体项目,推进城市功能区连片开发;加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吸引金融保险机构、企业总部入驻,将管委会周边区域打造成为以金融、商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着力强化投资拉动。示范区将突出重大项目引领。全力服务好十大建设涉及示范区的重点工作,确保按市定时间节点完成征地拆迁任务,保障良好施工环境;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强力推进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市定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投资计划和形象进度。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好项目推进“七个一”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着力破解项目建设中手续办理慢、清场进地难的突出问题;建立项目推进责任清单制度,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办结时限,每周公示办理情况,挂图作战、挂牌督办。创优项目建设环境。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建立区级项目库,入库项目达到可研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深度,实行动态管理,推进前期工作,形成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格局。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示范区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推进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在示范区设立分院、中试基地或整体搬迁;汇聚创新资源,衔接国家、省、市“十三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争取科技政策向示范区倾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示范区建设。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焦作国家高新区建设,努力打造以“智”字为特色的创新型特色园区;着力建设智谷·焦作园区、焦作科技总部新城、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焦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焦作现代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六大创新平台,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增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支撑能力。加强产学研联合。对接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项目、高端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院所、高科技领军人才,“无中生有”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实施氧化铝陶瓷粉体等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着力强化产业支撑。示范区将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主导产业,突出产业唯一性、关联性,围绕“智”字做文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推动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冷冻设备、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装备制造产业向生产智能化、产品高端化、制造服务化转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和示范区产业关联度较高的3D打印、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落实好国家、省、市、区各项企业扶持政策,发挥35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帮助企业争取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充分发挥1000万元“助保贷”风险保证金和1000万元“资金池”作用,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帮助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与券商加强合作,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加强载体建设,争取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先进产业集聚区行列。坚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不动摇,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将智谷·焦作园区建设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大事、要事,完善落实智谷·焦作园区二期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智能服务,依托星通北斗,打造立足中原、辐射全国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带动创新创业;加快发展冷链、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专业智能物流,改造提升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培育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加快新康华高端电子物流国药集散母港、平光药品物流园、招商局物流项目建设;与阿里、京东等知名电商加强合作,建设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增强区域物流集散、分拨和城市配送功能;积极发展健康服务产业,依托城市水系,建设休闲养生度假中心、商务娱乐养生综合服务区等重点项目;提升现有七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信息化、电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互联网+”示范企业。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动摇,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开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行动,编制完善西部农业片区发展规划,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开展农村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开展百千万农民创业创新行动。
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将加强与老城区规划的衔接,落实“一体两翼”规划布局,编制完善全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城市功能区控规、详规,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推进“五规”融合,加快推进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和示范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调整,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谋足空间。打造“世界太极城”。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依据示范区总体规划明确的功能分区,研究确定太极城选址、建设风格、建筑容量,融入太极文化元素。完善城市功能,加快路网框架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基础承载能力。统筹城乡发展,积极争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示范区将加快治理燃煤污染,配合抓好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力争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拆改;集中治理挥发性有机气体污染;杜绝秸秆、垃圾焚烧;强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致力低碳循环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工程,构建循环型生产格局;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推进再生水利用;对废气排放企业实施排查整治,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加快城市水系建设。规划建设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城市水体,构建水生态系统。营造良好城市水系建设施工环境,加快推进扫尾工程。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高标准实施道路绿化、村镇绿化、水系绿化,完成南水北调农村段绿化2502亩、农田沟渠林网建设及村庄社区绿化300亩,构建绿色生态廊道。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示范区将强化兜底责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行低保政策、扶贫政策衔接,让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发展社会事业。加快韩公教育园区、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示范区医院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促进就业创业。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千人培训”计划,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维护安全稳定大局。实施好“一格四员”网格化管理模式,运行好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互联网+”民生服务品牌,快速、高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校园安全、信访稳定工作。
着力全面从严治党。示范区将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以构建“4+4+2”党建制度体系为重点,持续转作风、强服务、解难题,坚决把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落实“两个责任”。强化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实施好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制度,将党建考核结果作为重要的政绩内容与干部使用紧密挂钩;进一步细化“两个责任”内容,完善落实“两个责任”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严格执纪问责;深入组织《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宣传教育,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开展乡级党政班子落实“两个责任”民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