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串起“阅读链” 深耕微阅读
世相漫画
个人隐私不该是 闯红灯者免责的挡箭牌
真人秀节目“限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4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真人秀节目“限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下发通知,将从节目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调控,原则上不允许再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参与的真人秀节目。一些地方卫视表示,目前已对涉及的节目进行了相应调整,《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明星亲子真人秀将不再制作播出。

  据统计,2015年,全国卫视频道有100余档综艺节目播出,其中不乏一些儿童真人秀节目。同年7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避免过度明星化,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真人秀节目应注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江苏日月江南:让儿童参与成人化的真人秀节目,很可能会对这些孩子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从净化儿童成长环境的角度出发,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单纯的成长空间更重要。

  @工程师-作家-湖南女子学院张闻骥:给孩子的童年留一块精神净土吧!别让成人世界的浮躁、喧嚣污染了他们纯净的心灵,侵占了他们童话般的孩提时光。

  @曲微丹:虽说是真人秀节目,却掺杂了过多取悦观众、迎合低俗的娱乐成分。很多真人秀节目早已失去了“真”的意义,只剩下“秀”了。

  @庐人境: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引起公众广泛讨论,其中不乏对某些孩子及其父母的批评声音,孩子实在不应该承受这样的舆论压力,我支持真人秀节目“限童”。我记得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亲子互动类节目都非常积极向上、健康阳光。如今的真人秀节目也应该突出真善美、而不是制造娱乐明星和炫富场所。

  @水晶小草:媒体通过真人秀节目提高收视率、增加广告收入;明星则通过该平台让其子女一夜成名。明星的子女与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并无智商、情商方面的绝对优势,如果仅凭明星爹妈头上的光环就能轻松走向成名路,显然有失社会公平。笔者希望真人秀节目能传递更多靠个人奋斗、创新走向成功的正能量,给中国儿童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舆论氛围和成长空间。

  @王者微小:真人秀节目本质上就是商业娱乐节目。制作方、电视台、广告客户都是围绕资本增值运作的,让未成年人过多参与其中,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常睿平:我们不应该限制儿童登台展示才艺,但应该限制相关媒体炒作噱头、制造童星,拼明星、炫富很容易扭曲孩子的心灵,对他们的成长后患无穷。

  @三七锦:“限童”不等于“禁童”,童星也是电视节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有天赋的孩子,我们还是应该给其合适的平台和机会展示才华。

  【下期话题】

  留守儿童与“代管家长”

  为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衔接,构筑家校育人网络,陕西省咸阳市教育局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校园”系列大型家访活动,同时要求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和“亲情连线室”,配备专职“代管家长”队伍,经常与留守儿童沟通,每月与留守儿童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写一封信,通报孩子的成长情况。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