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成为“低头族”,然而这也成为交通事故的一大诱因。为了避免“低头族”因不看路而发生交通意外,德国2个城市在地面安装交通灯,当电车或巴士经过时,红灯就会闪烁以提示行人。对此,有人认为是对“低头族”的人性化关爱,值得借鉴;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低头族”的纵容,会让更多的“低头族”忽视周边交通环境,带来更多的交通隐患。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不知潇湘在何处:在“低头族”队伍日益壮大的当下,仅靠教育和罚款已经很难降低交通事故了,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创新的举措来应对这种现象。德国城市以安装地面交通灯来提示行人注意交通安全,这个措施非常人性化,很有借鉴的价值。
@清秀小丹:安装地面交通灯是好事儿啊,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第一可以美化环境;第二可以提醒行人注意安全。这样的关怀很接地气。市政规划和地面交通灯的安装是为市民服务的,这是全民的福利,并不是对“低头族”的纵容。
@平常一个人015:不论关爱也好、纵容也罢,它的确提高了民众出行的安全系数,减少了引发交通事故的几率,从这点上来讲,有可取之处。
@活力的试试啊:珍爱生命,关注安全,这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够保护生命,此举就是好的,就是一个好的措施。
@绿叶-蝉鸣:敬畏生命,人人有责。德国城市在地面安装交通灯的创举,是对行人的安全负责,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更保障了“低头族”的生命安全。尽管如此,还是真心希望“低头族”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的幸福,注意安全,减少低头率才是上上之策。
@胜平王大头:虽然有人性化的地灯提醒“护驾”,但毕竟不是百分百的“保险箱”。再三提醒:行人过马路时务必专心,看清楚周围的情况再走,不要接打电话、玩手机游戏或者使用聊天工具,为了大家的安全,市民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抬起头,时刻注意身边情况。
@平凡一老兵:德国交通信号灯增加了对“低头族”的红灯闪烁警示,避免了交通安全事故,并非是对“低头族”的纵容,而是人性的关爱。设置交通信号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否则,就失去了信号灯存在的意义。
@奥格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管是地上的信号灯还是地上的信号灯,都是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逐步完善交通标志的功能使然,也是规范路人行为、保证其自身通行安全的需要。对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我们没有必要上纲上线,也没有必要怀疑其功能。敬畏生命、生命至上是我们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出发点。
@芳心云天:在地面安装交通灯,利用红灯闪烁以提示行人,能为行人的安全通行增加安全系数,这个可以有,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此举虽是对“低头族”人性化的关爱,却不能终止其“分心”行为,只会让“低头族”更加肆无忌惮。
【下期话题】
如影随形的
“到此一游”
五一期间,尽管上海迪士尼乐园尚未开园,但随着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开放区域启动测试,这里成了上海市民举家出游的首选地。可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游客不文明现象偶有出现。除了摘踩植物外,游客还被曝出在迪士尼小镇的柱子上刻上了“到此一游”的字样。还未正式开园,就有此遭遇,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