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麦都风采 上一版3
焦作小麦创名牌
焦作市创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工作大事记
焦作粮食缘何声名鹊起
《麦都风采》创刊致读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6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粮食缘何声名鹊起
□杜拥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独特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温带气候、考究的种子血统、良好的生产保障条件以及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孕育出了闻名遐迩的焦作小麦。国内许多知名面粉企业宁肯舍近求远出高价,也要点名购买焦作小麦作为加工原粮,使得焦作粮食长期供不应求。焦作小麦早在2002年就出口印尼,2003年打入东南亚、东北亚9个国家,从此确立了焦作粮食在国际上的地位。

  多年来,焦作小麦一直占据全国单产最高的宝座,小麦总产量已连续实现“十三连增”。2015年8月7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致函河南省粮食行业协会,命名焦作市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这是继焦作市荣获“全国优质小麦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之后,农业和粮食生产方面获得的又一殊荣。2016年5月19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焦作市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授牌仪式在焦作迎宾馆举行。同时,举行的活动还有2016焦作优质小麦产销衔接签约仪式、全国首个小麦博物馆揭牌仪式、2016小麦价格走势分析暨优质小麦产业发展论坛。焦作成功创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的优势可以用5句话20个字概括,即气候适宜、历史悠久、科技领先、设施健全、品质优良。

  我市种植小麦的历史记载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近年来,一批批在焦作出土的陶仓楼在考古界引起了巨大轰动。特别是在我市出土的7层、总高1.99米彩色陶仓楼,是我国发现的层级最高、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汉代建筑明器。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焦作粮食工作都非常重视。在大型引黄工程焦作武陟渠首毛主席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1958年,毛主席还专门派秘书田家英到焦作修武调研粮食生产情况。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三位总书记和朱镕基、温家宝两位总理也都曾亲临焦作对粮食生产给予重视和高度评价。

  1996年,世界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主任、世界著名小麦育种家拉杰拉姆博士等4国专家考察豫麦49超高产攻关田。1997年温家宝视察国家“九五”重中之重万亩豫麦49超高产攻关田,2000年豫麦49通过国家审定。2008年9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考察温县粮食生产,并查看位于焦作市区的隆丰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温县是焦作粮食生产县的典型代表。温县在1991年就被确认为全国长江以北首个吨粮县、小麦超千斤县,并先后获得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高产巩固区、河南优质小麦中筋小麦适宜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推进示范县等荣誉。

  我市历届政府对粮食工作都非常重视,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近年来,按照河南省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战略部署,我市出台了《焦作市高标准粮田建设方案》,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每年有效整合涉农资金4亿多元集中投向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使焦作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市生产优质高产小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我市地处中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650毫米左右,春不晚临,冬不早至,雨不致涝,干不致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的山前河北川地独特气候,是优质高产的外在因素。从纬度上讲,专家认为焦作市正好处于优质小麦生产的核心地带。从土源上讲,这一带都是位于黄河冲积扇平原,土地肥沃,是一片膏腴之地。焦作又近临黄河,每年黄河从黄土高原上带来的氮磷钾和其他化学元素在种植区土壤附着、富集,保证了焦作小麦肥力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二是良好的生产条件是高产的保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市目前已建成旱涝保收田242万亩,占全部耕地的82%;市农业局建成的高标准良田已达84万亩,占耕地面积29%。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我市是全国畜牧业饲养发达地区,肥源充足。为增加土壤腐殖质,减少大气污染,我市还是最早采取行政手段对秸秆禁烧的城市。在耕、种、管、收、储等环节采用农机作业,现小麦农机化率已达98.9%,主要粮食达96%。

  三是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在种子选育上,我市目前有种子公司28家,每年都有一批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方面有突破的种子问世,现河南省的当家小麦品种中有6个是焦作培育出来的,年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

  四是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焦作农民历来有精耕细作的习惯,加上农田基础条件好,粮价稳定,全市346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包揽了所有种粮环节的麻烦事,种粮成了拿着手机打几个电话就能收获的休闲活,因此,粮农积极性不断提高,种粮大户不断涌现。

  焦作高产量、好品质的原粮,多年来催生出一批知名加工企业。中粮集团、上海粮油集团、西安爱菊粮油集团、斯美特方便面、豫竹方便面、天香面业、长沙凯雪面粉、焦粮集团等企业都依靠焦作优质粮油的支撑,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占领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等市场,业内好评如潮。在刚刚结束的焦作优质小麦洽谈会上,来自国内18个省、市的大粮商纷纷与焦作市的粮食购销企业签订了定购大单。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董玉琛、盖钧镒和程顺和在考察过焦作粮食生产情况后说:“焦作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为全国树立了样板,为国家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其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作者为焦作市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