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全球汽车论坛在重庆召开。会上,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委员会发布了2016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在入围2016年分级别国产车保值率排名前三榜单的21款车型中,自主品牌仅有一款车型上榜。
据报道,2016年分级别国产车保值率排名前三榜单共分为A00级、A0级、A级、B级、C级、SUV级、MPV级7个级别,共有21款入围车型,其中德系车占了11款,成为最大赢家,而自主品牌只有奇瑞QQ3两厢(未包括合资自主车型)占了A00级车的一席之地。
所谓保值率,就是指某款车型在使用一段时期后,将其卖出的价格与先前购买价格的比值。一款车有什么市场评价,表现的形式有很多种,保值率并不是最直观的,却是越来越重要的一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国内不少家庭目前已经面临首辆车升级换购的问题,如果车辆保值率越高,那么在二手车交易中消费者承受的贬值损失就越少。
国内消费者购车时都很看重性价比,却常常忽视保值率也是性价比的重要组成部分,抛开保值率来谈性价比是不严谨的。不少消费者买车时只看配置够不够丰富、价格够不够优惠,却缺乏保值率方面的必要考量,是存在消费误区的。而某些自主品牌以高性价比为卖点,却对产品保值率只字不提,也不乏片面引导之嫌。
自主品牌在保值率方面处于弱势,有其客观原因。保值率是汽车产品综合素质的体现之一,高保值率的车型大多久经市场检验,好口碑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在本次榜单的上榜车型中,不少合资车型在国外已面世多年,在国内也历经多次更新换代,拥有比较稳定的客户群。而自主品牌大多创建不过10余年,在品牌积淀、产品布局、技术积累上存在诸多不足,一些新车型甚至连首个更新换代周期都没到,自然也就很难谈及保值率了。
随着二手车交易的增多,国内消费者不重视汽车保值率的状况将会逐渐改变。发布权威性的汽车保值率信息,对引导理性消费无疑是有益的,理应加以推广。在保值率方面尚处弱势的自主品牌也应更加自强,让更多自主车型跻身保值率榜单前列,这样才能提升消费者选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