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修武:全域旅游视角下如何创新
诗情,终生难以割舍
唢呐艺术
图片新闻
我市首届 “民间欧洲杯”开赛
我市首家 民间古典家具馆开馆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6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情,终生难以割舍
——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刘金忠
作者: 本报记者 王 言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刘金忠。 本报记者 王 言 摄
 
   

  说起刘金忠这个名字,焦作文学圈无人不知,他对焦作诗歌发展的贡献,一直被大伙儿津津乐道。作为焦作日报社1983年复刊后的第一位诗歌编辑,刘金忠从部队转业到焦作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养文学新人上,为此,他几乎放弃了自己的创作。在他的带领下,焦作诗歌队伍不断成长壮大,30多年来,焦作诗歌创作已经从默默无闻的状态,逐步进入河南诗歌创作的前列,涌现出一大批很有实力、很有潜力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在国家级、省级报刊上频频发表,有的还跻身于颇有名气的诗人行列。在刘金忠的推荐下,乔叶、马万里先后参加诗歌界的“黄埔军校”——青春诗会,为焦作诗坛赢得了荣誉,并引起全国诗坛的关注。

  30多年来,刘金忠利用焦作日报社副刊这块文学园地,陆续培养出几百名诗歌作者,最早的焦作七月诗社等文学社团,都是在他的带领下发展起来的,而他组织的诗歌笔会等活动,也为广大作者创作交流起到了较大作用。

  对于焦作的文学作者来说,刘金忠既是和蔼的师长,也是真诚的朋友,他认真地阅读大家的作品,与作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对于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他会直言不讳地指出来,精心指导并亲自修改,作品水平是见报的唯一标准,对每个作者都能公平公正对待。他经常说:“我们都是从作者的位置走出来的,对每位作者都要充分尊重,不能有居高临下的思想,那样会脱离作者队伍,把自己摆在一个不正确的位置。”

  所有与刘金忠打过交道的作者都会这样评价他:“刘老师是个好人。”对于这样的评价,刘金忠总是淡然一笑,说:“这就是对我的最高褒奖了。”

  1983年5月1日,焦作日报社正式复刊。郜希贤是我市最早一批诗歌作者之一,他第一次见到刘金忠时,不但没有陌生感,反而感觉是故友相会。因为,郜希贤在很多刊物上看到过刘金忠的作品,这些作品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样,在另一位诗歌作者李建国的剪贴本里,至今还保留着刘金忠发表在《解放军报》和《解放军文艺》上的作品。他们都知道,刘金忠在部队时就已经是较有名气的军旅诗人了。用郜希贤的话说,刘金忠来焦作,是焦作诗歌界的幸事。事实也是如此,焦作诗歌的崛起,刘金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刘金忠的诗歌处女作发表在1972年的《解放军文艺》上,是一首表现铁道兵生活的诗歌。从那以后,刘金忠便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很多作品。转业到焦作后,刘金忠有近10年时间没再进行文学创作,而是致力于辅导和培养本市作者。1992年开始,他又开始写作,也仅仅写了3年,又停下笔。在这3年中,刘金忠的诗歌创作进入了成熟期,《星星诗刊》给他发了头条,配了评论,后来还连续发了他的几组力作,他还被《星星诗刊》评为每月一星,获得过星星诗歌奖;他参加过《诗刊》的青春诗会,在《诗刊》获过奖,发表过几组诗歌。后来整整20年,他没再创作诗歌,期间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杂文,还写了长篇小说。

  退休后,心静了下来,刘金忠想尝试一下,自己究竟还能不能写诗。这时他才发现,诗歌之于自己,已深入骨髓,是那样难以割舍!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先是读了很多当今的诗歌作品,接着开始写诗,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

  从2014年到现在,他创作出了几百首诗歌,质量相对较高。2015年,他的《绝笔》组诗25首在《中国诗歌》杂志头条刊发,并入围闻一多诗歌奖。《诗刊》《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诗选刊》《星星诗刊》等刊物也都刊发了他的组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刊》今年第六期刊发了刘金忠的长诗《竹林七贤归隐辞》,这是我市诗人第一次在全国顶级诗歌刊物发表我市历史题材长诗。刘金忠说,竹林七贤隐居地在焦作,多年来一直想写这个题材的长诗,如今总算完成了这个心愿。如果这个题材被外地诗人抢先写了,对焦作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耻辱。

  近两年来,刘金忠发表了十几组诗歌,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度思考。《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在武汉诗歌节上对刘金忠说:“你的诗要比我想象得要好,要好很多。”《诗选刊》总编刘向东谈到刘金忠的诗也是颇感意外,他说:“没想到你退休后还能写得这么好,正如冰心先生所说,人过七十写好诗才是真诗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