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金华
日前,沁阳市永威学校2016届学生王瑞刚被北京大学录取。而在3年前,王瑞刚的中招成绩位居我市第2064名,高二升高三时的成绩位居年级第43名、我市第827名。令人欣喜的是,王瑞刚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72分的优异成绩名列我市第8名,并顺利被北京大学录取。
王瑞刚何以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以及先进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和教书育人责任制度的实施。”该校副校长申芳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该校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远大志向,通过长久的理想教育和目标引领,使学生更加坚定人生目标,为追求卓越而不懈努力。
高一时,王瑞刚的班主任带着他和其他学生去北京参加全国数理化学科竞赛。比赛结束后,他们到中科院参观时,王瑞刚豪情满怀地说:“我将来一定要考上北京的大学。”当时,他的班主任鼓励他要坚持梦想,刻苦学习,青春就没有不可能。从那时起,王瑞刚就瞄准目标,持之以恒,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稳步前进。
“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让学生考入好大学,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让学生看到努力的方向,并使其内化为一种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形成一种灵魂和精神,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申芳说。
与此同时,该校教师通过赛课、评课,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上,形成了“自主—合作—自主”的学习模式。教师把课堂的权利还给学生,为学生铺设通向高效学习的道路,形成知识性学习、品质性学习、道德教育“三位合一”的教学体系,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好、中、差学生都能得到有效发展,在课堂上都能紧张、高效地学习。
正因为该校先进的教学模式,使王瑞刚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由于王瑞刚擅长物理学科,在课堂上,老师让王瑞刚把自己的解题思路教给同学们,由此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比其他同学学得更好。
“高效的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快捷地学到知识,还培养了有担当的学生,并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种自我发展的过程和途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人生幸福。”申芳说。
同时,该校实施的教书育人责任制,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该校用优绩高酬来鼓励教师干事创业,打造了一支拥有极强责任心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在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义务给学生辅导功课,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校教师勇于担当,带着梦想并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中,给学生的成长成才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和不竭动力;学生懂得担当,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