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追求卓越 打造人才教育高地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教育部向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开刀”
我市教师合唱团获一等奖
信息播报
用爱打开学生的心灵
市教育局被评为 全省教育内审先进单位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育周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求卓越 打造人才教育高地
——看市第十七中学如何成为我市初中教育一流学校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徐金华

  我市2016年中考成绩揭晓后,市第十七中学再创佳绩:学生王茜、鹿静雯、郭琪玥分别进入全市前10名,数量位居全市第一;焦作一中统招录取170人,录取人数位居全市第一;9名超过焦作一中统招录取线的学生被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焦作校区宏志班等学校录取。

  近30年来,市第十七中学佳绩不断、人才辈出,并先后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焦作市先进党支部、焦作市文明学校等称号,成为我市初中教育的一流学校。其秘诀何在?近日,记者走进市第十七中学,为大家一探究竟。

  秘诀一:敬业的教师团队

  据了解,市第十七中学现有教师206人,其中高级教师44人,中级教师95人,河南省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0人,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52人。

  “教师队伍素质高、爱岗敬业、创新教学,是我们学校成为一流学校的有力保障。”该校校长刘爱国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校教师不仅有扎实的教学水平,还有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责任心。为了更准确掌握学生的情况,该校领导每天都会早于全体师生来到学校,班主任都会早于学生进入班级。

  “要想把学生教好,不仅需要充沛的阳光雨露、土壤水源,还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注意每个教育细节的同时,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刘爱国说,“让每个进入十七中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是全体教师的追求。”

  秘诀二: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

  “我们学校有着深厚的底蕴、优良的传统,要维持其实并不难,但如果要发展、求突破,永做一流学校就必须与时俱进。”刘爱国说。在教学管理中,该校不断创新,保留优势、改进不足。在一些学校让学生“自由”成长的时候,该校开始抓课堂、抓辅导、抓作业;当一些学校加大作业量的时候,该校已经开始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主学习,同时进行自主管理。

  刘爱国说:“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有目标,还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我市初中教育的一流名校,该校提出了“安全是底线,质量是标杆,中招是旗帜”的目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该校油印室里,每张纸上只有一道练习题,印发给学生的练习题都是一张一张拼接起来的。“这些题目都是老师一道一道精选出来的。”该校教师程庆刚告诉记者,该校不仅要保证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知识和方法,还要保护学生不被题海战术拖垮,从学习中收获成就感和自信心。

  另外,每天批改作业后、每次考试后,该校教师都会认真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缘由,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确保课堂更高效。

  曾经有人问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你们哈佛大学最想要什么样的学生?”福斯特回答:“哈佛大学需要的是那些思路清晰、做事有条理的学生。”现如今,十七中正以此目标来培养学生,这种深入研究、挖掘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依循规律做教育的理念,使该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秘诀三:精细和谐的德育管理

  刘爱国说:“教育工作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十七中办学思想旨在促进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教师得以提升,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应用和创新能力;家长得以提升,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塑造孩子的人格品质。”

  德育工作,贵在践行。该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养成教育为抓手,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精心筛选,编印的《十七中学生手册》包含了学生行为规范、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指导、合作学习培养等内容。

  另外,该校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走廊文化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同时,该校还建立了以班级目标管理、班级岗位管理为中心的班级考评制度,抓行为促学风,以学风促校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记者在该校发现,无论是正在听讲、做实验的学生,还是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的教师,他们都在专注地学习、工作。自习课上,无论教室里是否有教师,学生都能认真学习或自主安排学习任务。

  多年来,该校坚持教育要服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思想,尊重学生个体的成长需求,采取科学、灵活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利用社团培优、分层教学、个别补弱等方法,使每个学生的成长都能得到全方位关注。

  成绩属于昨天,新的征程又将再次起航。刘爱国表示,该校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尽全力为学生提供成长的空间、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最大的发展。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