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公路免费政策的出台,降低了公众节假日出行成本,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起到积极作用。然而,该政策也引发一些问题。对此,交通部表示,正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对《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进行修订,拟对收费公路范围、期限、标准及减免等事项重新作出统一规定。关于调整优惠对象和调整优惠时段的建议,交通部称,这关系收费公路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比较敏感,应当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对于收费公路这顿“免费大餐”,你怎么看?
【观点1+1】
@江苏谢庆富:收费公路投资者不是慈善家,既然当初政府鼓励、欢迎他们参与公路建设,就应该允许他们收费,并确保他们获利。政府应该努力解决我国公路收费站过多、收费标准偏高、通行效率不高等问题,投资者利益要维护,公众权益也要保障,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水晶小草:收费公路在重大节假日免费通行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的确是一项惠民政策。免费通行给公路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应该由国家通过减免税费等方式给予弥补,相当于把税收拿出来补贴老百姓。只有保障公路投资者的利益,才能调动他们做好公路养护、管理等工作的积极性。
@卯日星官957:收费公路节假日免费通行,公众非常欢迎。同时,公众也很关注公路的收费期限、标准等问题,希望一切都在阳光下运作。
@山西马全和:收费公路不仅要在收费期限、收费标准上作出统一规定,而且要确保公开透明,在维护公路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同时,真正让老百姓受益。
@王者微小:作为消费者,我们在为收费公路“免费大餐”叫好的同时,也应该从投资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兼顾投资方的利益,争取双赢。
@晓平王:收费公路在重大节假日免费通行的政策善意值得肯定,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其一,所有法定节假日及极端天气、收费站拥堵时都可考虑免费通行;其二,不妨放宽免费通行的车型;其三,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道路畅通,逐步还原公路的公益属性。
@奥格了:为什么叫收费公路?说明有费用需要偿还,需要通过收取费用来偿还,按照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收费公平合理,无可非议。如果说以节假日的名义提供“免费大餐”,那是对无车一族的不公。
@平常一个人015:收费公路大部分是政府投资,用的是全体纳税人的钱,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只有有车一族受益,对于无车一族不公平。再说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后,带来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也需要妥善解决。
【下期话题】
“职业打假”不再受保护
工商总局近日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二条提到:“金融消费者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营利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不适用本条例。”这项有关“适用对象”的界定,被认为所谓的“职业打假”将不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通常,“疑假买假或知假买假,而后进行索赔,获得赔偿”这样的行为被称为“职业打假”。多数情况下,“职业打假人”会经常性地这样做。有人说:“这些人知假买假,还要索赔,是敲诈勒索。”也有人说:“‘职业打假人’举报假货没错,是对不良商家的一种有效监督。”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