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首届中国怀商怀药高峰论坛将亮相豫商大会
赵永滋: 70岁开拍电视短剧
于庄村:在乡村旅游中焕发生机
焦作市摄影家协会 手机摄影分会成立
和式太极拳
沁阳发现 一方皇清敕封墓志铭
八旬老人傅戊寅主编的 中英文对照版《韩愈诗选》出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8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沁阳发现 一方皇清敕封墓志铭
撰文、篆盖、书丹者均为朝廷重臣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杨帆)近日,沁阳市柏香镇杨氏宗亲理事会在整理家族金石、碑刻等资料时,发现一方清乾隆年间《皇清敕封登仕佐郎吏部司务厅司务卫如杨公墓志铭》(简称《杨公墓志铭》)。该墓志铭由清朝中期三位朝廷重臣分别撰文、书丹、篆盖,实属罕见。目前,该墓志铭被收藏在沁阳市博物馆。

  墓志铭的主人为杨奋生,清怀庆府河内县柏香镇人,为柏香杨氏始迁祖杨克成八世孙。据墓志铭和柏香镇《杨氏家乘》记载,杨奋生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有二子,长子环昌任吏部司务厅司务(正八品),次子恒昌过继给胞弟候选县丞杨崧生为嗣,选授汤阴训导。

  根据墓志铭记载,墓志铭的主人“杨公讳奋生,字卫如,世居河朔之柏香镇。生而有异质,及长,声如洪钟,日者见而异之,以为宏音亮节,非庙堂大贵,必富甲一方”。杨奋生品德贤达,性格至性纯笃,他随长子环昌在京城居住时,经常告诫其子要“孝友为政,仁民爱物”,教育儿子要尽忠尽孝。杨奋生生于顺治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子时,殁于雍正六年三月三十日巳时,享寿72岁,“以子贵敕封登仕佐郎、吏部司务厅司务”。

  虽然杨奋生只是一名享受敕封八品待遇的乡村贤达,但其墓志铭却是由三位当朝重臣联手撰篆的,在历史上实属罕见。这三名朝中重臣分别是: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许容撰文、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史贻直书丹、光禄大夫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兼理吏部尚书事张廷玉篆盖。据史料记载,许容、史贻直、张廷玉都是康雍乾三朝元老,均在《清史稿》中有传。

  墓志铭撰文许容(?~1750年),河南虞城人。康熙五十年举人。雍正元年改任会考府郎中仍兼御史,后历任直隶省口北道台、陕西按察使兼管河东巡盐御史等职。进入乾隆朝后,先后任山西布政使、江苏巡抚、湖南巡抚、湖北巡抚。

  墓志铭书丹史贻直(1682~1763年),字儆弦,号铁崖,江苏省溧阳县人,康雍乾三朝元老,卒赠太保,谥号“文靖”,入祀贤良祠。

  墓志铭篆盖张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历任刑部左侍郎、礼部尚书等职,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杨公墓志铭》记述了柏香镇杨氏家族的迁徙、世系,杨奋生本人、配偶及其父亲的生平事迹及家族世系,为研究清中期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婚俗、葬制提供了实物依据。同时,《杨公墓志铭》中详细记录了撰文、书丹、篆盖三人的官职、加衔、奖励等信息,也为研究当时的吏员选拔、任用、奖惩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实物依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