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就是这位赫赫有名的大文人,只身一人平息了一场叛乱。
唐穆宗长庆元年,河北镇州发生地方军叛乱,副将王庭凑杀了节度使田弘正,拥兵数万人,割据镇州,要挟朝廷封他为节度使。
消息传至京城,穆宗勃然大怒,派将军牛元翼前去平叛。不料,牛元翼大军反被叛军团团包围。
穆宗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群臣议论纷纷,有主张罢兵言和的,有主张重兵清剿的。
这时,韩愈出班奏道:“臣韩愈有话要说。”
穆宗道:“韩爱卿有何高见?”
韩愈说:“臣认为,王庭凑并不是一心要反叛朝廷,他只是要当节度使。答应了他,则可化干戈为玉帛。否则,双方一旦开战,将血流成河,而死的都是我大唐的英勇将士。节度使田弘正克扣军饷,贪污军粮,体罚士兵,如此庸将怎能保我大唐安危?此等之人杀了也罢。王庭凑之父王武俊乃我大唐老臣,王庭凑受其父熏陶,治军有法,如此良将,用他何妨?”
韩愈一番话,说得穆宗等大臣心服口服。
穆宗说:“那就依爱卿所奏,有劳爱卿前去劝降。”
韩愈向皇上深施一礼,说道:“请皇上放心,老臣一定不辱使命,定让王庭凑归顺朝廷。”
韩愈领旨后,快马加鞭,晓行夜宿,来到了王庭凑营前。
王庭凑对部下说:“朝廷派韩愈来,一定是劝降的,我们给他来个下马威,杀杀他的勇气,也杀杀朝廷的威风。”
王庭凑一声令下,营中士兵齐举刀枪,挡在韩愈面前。
韩愈见状,毫无惧色,昂首挺胸,迎着刀枪,径直走去。
王庭凑见韩愈如此大义凛然,心中已敬佩三分。
韩愈进了大帐,向王庭凑抱拳作揖道:“韩愈奉皇上旨意特来拜会王将军。”
王庭凑一脸怒气:“韩大人,你一个大文人,不在家舞文弄墨,跑到战场上来,胆子不小呀?”
韩愈正色道:“老夫身负君命,行正义之事,何惧尔等?”
王庭凑冷笑道:“说吧,来有何事?”
韩愈答道:“来拯救王将军和你的部下。”
王庭凑勃然大怒:“来拯救我们?谁来拯救你?来人,把韩愈给我推出去斩了。”
两旁卫士端着刀枪向韩愈围来。
韩愈仰天哈哈大笑:“王将军胆怯了吧?老夫乃一介文人,手无寸铁,何需你们如此大动干戈?”
韩愈话音刚落,众军士纷纷向韩愈嚷道:“他田弘正扣军饷不发,贪军粮不放,任意鞭打我们,我们是忍无可忍才杀了他。”“我们出生入死,血染沙场,征尘未洗,血衣未干,我们何罪,朝廷为何派重兵清剿我们?”“我们是大唐的将士,不是草莽贼寇,皇上却要兴兵讨伐,这是何意?”
韩愈听众将士之言,心中非但不恼,反而十分高兴,这和他猜想的一致。看来众将士确实不是反叛朝廷,他们是迫于无奈才起兵。于是,韩愈向众将士一挥手,大声说:“众将士说得对,你们不是贼寇,是我大唐的优秀勇士。但是,国有国法,他田弘正该杀,那也是我大唐律法所杀,你们这样未奏请朝廷就滥杀大臣,难道没有错吗?作为武士,应抵御外敌,报效国家,而你们却围困牛元翼将军,难道没有错吗?”
韩愈一番话说得众将士哑口无言,纷纷低头不语。
王庭凑问韩愈:“朝廷要不发大军来清剿,我们也不会围困他们。现在朝廷怕了,才派你来游说我们。”
韩愈怒斥王庭凑:“王将军如此冥顽不化,怎能配当节度使?你小小数万之众,在我大唐雄兵之中,乃沧海一粟。你现在虽围了牛元翼将军,但我大唐像牛将军这样的大将成千上万,你围得过来吗?朝廷本想发重兵前来围剿,是老夫力谏皇上才熄了烽烟,老夫是实在不想看到我大唐士兵自相残杀,这也正是朝廷的意思,根本不是朝廷怕你们,你们应当有自知之明。”
王庭凑听了韩愈的话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愣了半天才对韩愈说:“韩大人一番话使卑职茅塞顿开,卑职差点铸成大错,不但毁了自己名声,也要毁掉家父的一世英名。”
韩愈见目的已达到了,遂向王庭凑说:“王将军不必自责,皇上已赦免了你们无罪,而且还答应了你的条件,让你当节度使,不过你必须马上撤兵。怎么样王将军,下令吧?”
一句话提醒了王庭凑,他急忙对着帐外喊道:“来人,传我号令,立即撤兵。”
就这样,韩愈兵不血刃就平息了一场叛乱。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称赞韩愈的英勇壮举:“勇夺三军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