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午,在220千伏修武变电站母线检修现场,焦作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检修试验专业安全员毕文生手里的DV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只见他按下录制键,不停地在作业现场来回走动,随时记录作业现场所发生的一切。
时至中午,检修作业已完成了一半,他选择作业现场旁的一个阴凉处坐下,并按下DV的后退键,回放着一个上午的施工影像。围坐在旁边的施工人员不禁感慨:“在这台DV的监督下,习惯性违章的人少了,遵章守纪的人多了;粗心大意的人少了,谨慎小心的人多了。”
那么,DV走进施工现场到底能有多大用处呢?
进入秋季,经过了一个夏季的高负荷运转,所有的电力设备都进入了检修阶段。那么,怎样才能增强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杜绝习惯性违章?如何确保施工人员、设备安全?这些问题成为该公司的重要议题。为了增强工作人员“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的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管理工作良性开展,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该公司决定派专人在每一个作业现场用DV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拍摄,从而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安全监督常态机制,使安全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安全行为更加规范。
14时,检修工作继续。毕文生走到110千伏母线金具拆卸点前,将DV固定在三脚架上,并轻轻按下拍摄键。他指着DV对笔者说:“由于公司施工现场多,安全监察人员少,用它来代替人,既能对施工人员的遵章守纪情况进行监督,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施工行为。”正说着,他突然将DV对准了不远处变压器上的施工人员,同时推近了焦距:“看到没,那位施工人员没戴手套,拆卸设备时,如果疏忽大意,一不小心手就会被挤伤。”
顺着毕文生手指的方向,笔者看到那位施工人员不但没戴手套,而且还卷着袖子在工作,便问道:“这样的情况也要拍吗?”“对,DV的作用不仅是监督,更重要的是去发现违章,用发现违章来杜绝违章,等到晚上我们召开班组安全分析会时,你就明白了。”毕文生说,“秋季检修对于电网安全尤为重要,我们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赶在冬季用电高峰来临之前完成施工任务。”
毕文生的一席话使笔者突然明白:录音录像的作用其实就是为了健全反违章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录音录像来监督安全生产工作以及施工人员的不规范行为,从而遏制违章现象的发生。
17时40分,所有检修工作全部完成。18时,施工负责人召集施工人员召开安全分析会,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
会议室内,毕文生将DV与投影仪连接后按下后退键,回放一天的工作影像。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工作时的情景,时而轻松、时而紧张。“吴林(化名),你拆装设备时怎么没戴手套呢?”会场上,施工负责人的质问打破了会议室安静的氛围。“是啊,这多危险。”“你以后可要注意啊!”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笔者看到视频上出现的一幕,正是下午拍摄的那个违章现象。只见坐在一旁的吴林涨红了脸,默默地低下了头。
毕文生对笔者说:“看见了吧,把施工现场的视频放在安全分析会上进行观摩,会显得更加生动和形象,而且更有说服力。”
笔者听后心里不禁暗自叫好,这种方法一改以往由班组成员表决心、班长总结性发言的老生常谈以及安监部门例行检查时的泛泛而谈,而是用更多时间来对施工现场的录像进行观摩,然后通过集中讲问题和分散找问题的方法来对录像中的行为进行分析和点评,彻底颠覆了以往安全分析会的模式。
观摩结束后,毕文生一边把DV放在背包里,一边对笔者说:“回去后,我还要对今天所拍摄的视频进行剪辑和后期处理,并放入影像资料库,然后筛选出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视频资料,作为班组安全分析会上的观摩材料进行分析和学习,最后还要将近期汇总的视频资料进行上报。”说完,他背上包,大步朝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