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1岁的张大爷是我市一家企业的退休工人,平时生活非常节俭。5年前,张大爷掉了一颗牙齿,但他认为年纪大了掉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就没有在意。从今年年初开始,张大爷缺牙旁的一颗邻牙出现松动,一碰就钻心得疼,但为了省钱,他便一直强忍着没去医院治疗。
今年10月下旬,张大爷实在疼痛难忍,便来到焦作植是道口腔就诊。经过仔细检查,焦作植是道口腔医生朱明烨告诉张大爷,由于长期缺牙,他缺牙处的牙龈严重吸收,两侧的牙齿也因为长期受力不均发生倾斜,其中松动的那颗牙齿的牙根已经裂开,需要拔除和修复。
“我这不是正常的‘老掉牙’?”张大爷不解地问。
“‘老掉牙’并非自然规律,大多是牙周病或缺牙没有及时修复导致的。”面对张大爷的疑问,朱明烨解释道。朱明烨指出,很多老年人对口腔疾病不重视,同时在认识上也有误区,甚至将白发、皱纹和缺牙当成衰老的三大标志,对牙齿修复总是一拖再拖。
“老年人如果出现掉牙等口腔问题时,一定要尽早治疗和修复,这样才能保障口腔健康。”朱明烨提醒,“老年人如果出现个别牙齿脱落的情况,即使不影响正常咀嚼,也应该及时修复。因为牙齿缺失后会增加邻牙的咀嚼压力,造成牙齿长期负荷过重,久而久之还会造成牙龈萎缩,导致牙槽骨吸收,加剧邻牙的松动脱落。另外,长期缺牙不修复,不但会导致口齿不清、饮食困难,还会引发肠胃疾病、口腔疾病,加速面部衰老,更严重者还会引发老年痴呆症等。有关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牙齿缺失还是慢性病发病的诱因之一,比如牙周病不只局限于患者的口腔内,病菌可以通过牙根进入血液,使动脉硬化进一步恶化,间接引发心肌梗死和脑梗塞,同时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听了朱明烨的介绍,张大爷这才恍然大悟,后悔自己没有及早到医院检查,不但长期饱受缺牙的痛苦,还白白搭进去一颗牙齿。为此,他迫不及待地希望可以早日种上新牙。
由于张大爷缺牙时间较长,牙槽骨严重吸收,两侧倾斜的邻牙挤占了缺牙的空间,使手术难度加大。为此,朱明烨根据张大爷的口腔和身体状况,为其制订了专门的种植牙手术方案。手术后,张大爷不仅种上了新牙,而且多年的口腔疾病也痊愈了,邻牙的倾斜情况也得到了控制。
朱明烨提醒,虽然长期缺牙的患者仍可做种植牙手术,但是修复难度比刚缺牙时大了很多。因此,她建议,如果大家出现缺牙,最好在3个月内到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诊断并修复。此时,不但手术难度较低、费用较少,而且可以有效维持牙列关系,防止缺牙的邻牙松落。⑨ 高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