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北方已然凛冽,但河北保定蠡县却吸引了无数温暖的关切。6岁孩童聪聪不幸坠入40余米深的枯井,生命危在旦夕。消息传出后,当地各方力量一直不间断实施救援,调集60台挖掘机不停救援,航拍的照片令人感到视觉震撼。热心人士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并送来物资、现金等,形成强大的后勤保障,试图联手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
(据《新京报》)
对聪聪的救援,是这些年来我国少见的针对个人的大规模救援,这场为挽救生命而开展的大型营救确实温暖着人们的心。如果说,这场生死救援彰显了生命的价值,那么我们也应当反思,男童坠井背后又存在怎样的对生命的漠视。
这口机井已经废弃多年,却并没有任何遮盖、提醒等措施。由此,年幼的聪聪才会跌入井中。在我们珍视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援的时候,不要忘了其他地方还有一口口深井大张着嘴巴,是安全的隐患。
2014年3月“广州珠海4岁女童踩到残缺井盖掉入窨井死亡”;2015年4月“女童跌入无盖化粪池溺亡”;2015年4月“女子踩空掉进污水井身亡,坠井前将1岁女儿托出”;2015年6月25日江苏南京大桥南路窨井盖破损,行人一头栽进,身体多处受伤……近些年来,媒体上频频曝出“井盖事故”,令人揪心,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刺痛。
这次,人们在不惜一切代价救援一个坠井男童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追问和反思的是,如何让孩子免于坠井的危险。孩子坠入井中,恰恰是因为成人世界责任的缺失。在我们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和后期管理中,没有把安全考虑进去。一个社会重视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危难之际竭力救援,更在于处处着想、细致入微的呵护。
笔者认为,解决井盖“吃人”现象,首先要明确窨井盖的责任方,建立统一的管护机制和问责机制。其次,要严把井盖质量关,不能让有盖的井盖因为质量问题而出现事故。第三,社会各方力量都要增强防范意识,遇到那些无盖枯井和破损的井盖,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
生命只有一次,希望各地由此引起重视,排查隐患,不要让这样的事故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