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乘坐5路、25路、38路等公交车去马村区的乘客大都知道,当在公交车上看到高耸的钟表博物馆钟楼或听到市钟表博物馆的站名,就知道已进入马村城区。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市钟表博物馆的站名变成了马村工商分局。近段时间,几位读者向记者反映,公交车站站名的变更,致使许多乘客经常下错车,给出行带来不便。
11月10日,记者前往位于马村区变更的此处公交车站,对正在这里候车的几位居民进行了采访。王女士说,前几天的一个下午,她乘坐5路公交车从市内回马村,当车行驶到马村花坛向北转弯时,车后门附近的一位大娘问她:“市钟表博物馆过了?”得到肯定答复后,她懊恼地说:“咋没听到报站名。我以前来看闺女都是到那里下车的。”李先生表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少过去的地标性建筑有的拆除、有的搬迁,与之相关的公交车站站名就不再适用了,自然要更换新名。宁先生接过话题说,市钟表博物馆属于标志性建筑,且现在并未拆除或搬迁,所以更换公交站名不太妥当,毕竟大家都比较熟悉。候车的几位市民都表示,确定公交站名要以便民为原则,照顾市民出行习惯,彰显城市历史文化,对一些使用多年的站名不要随意更改。
随后,记者又到市钟表博物馆了解情况。据市钟表博物馆馆长樊立生介绍,市钟表博物馆始建于1992年,是当年焦东经济开发区引进的重点项目。门前的站点是马村区住建部门与市公交公司协商同意设立、由樊立生投资建设的,站点确定为市钟表博物馆。该馆是我市第一家私立博物馆,馆藏古今中外钟表上万件,曾被教育部门命名为中小学生教育基地,先后有数十所学校的学生、近100万游人免费参观学习。樊立生也获得全国农民教育家、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省劳模、省百佳慈善家、省先进企业家等20多项荣誉称号,并担任过省、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市政协委员及政协常委等职务。
站名变更后,年近耄耋的樊立生也曾找过有关部门,希望恢复原来的站名,能在晚年为社会留下一份文化遗产,回报国家和社会。
记者了解到,马村区政府对此十分重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查证落实,并于今年8月25日,以政府的名义致函市公交公司,要求恢复市钟表博物馆公交站名。该区政府在致函公文中指出,市钟表博物馆及其公交站建成至今有20多年,已成为我市特定时期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保护我市的钟表文化,给市民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一个公交站名,虽是小事,却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站名,不仅可以给老百姓带来许多方便,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城市的面貌和历史文化。